词条 | 郡都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郡都尉秦汉时, 在郡一级政权机构设置都尉(秦时称“郡尉”,汉景帝时改称“都尉”),负责指挥全郡兵马甲卒,从事防守、征战。郡都尉连同太守都是二千石级的高级官员,是镇守一方的军政大员。秦时,在今甘肃设陇西、北地2郡都尉。西汉时,随着疆土的扩张,郡级政权设置增多,在今甘肃境内设有陇西、北地、天水、安定、酒泉、张掖、敦煌、武都、金城、武威等10个郡都尉。东汉时裁撤郡都尉,郡兵由太守指挥,太守自此被称为“郡将”。但今甘肃境内多数郡属边郡,仍置都尉。三国时,在河陇地区设有陇西、南安、汉阳、广魏、安定、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武都、阴平等12个郡都尉,但此时的郡兵实力已远不如西汉强大, 郡都尉的职权也大大缩小。西晋建立后, 郡都尉被废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