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配合物化学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配合物化学键peihewu huaxuejian

配合物中的化学键理论,也称配合物的配位键理论。它是1931年L.鲍林等人提出的杂化轨道理论在配位化学中的应用。按照这个理论,在形成配合物时,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Mn+为了增强与配位体L间的化学键作用,能量相近的价层空轨道,采取适当的杂化形式,包括d轨道的杂化,形成合适的杂化轨道,来接受配位体的孤电子对,形成σ配位共价键Mn+←L。如参加杂化的是(n-1)d轨道,形成的配合物叫内轨型配合物,如参加杂化的是nd轨道,形成的配合物叫外轨型配合物。如〔Fe(H2O)62+配离子中Fe2+在成键过程中受配体H2O影响较小,发生sp3d2杂化,与6个水分子中氧上孤对电子成配键,6条sp3d2杂化轨道构成正八面体构型,它是外轨型配离子,未成对电子较多,磁性较大; 而〔Fe(CN)6〕 4-配离子中Fe2+成键过程中受配体CN-影响较大,发生d2sp3杂化,与6个CN-碳上孤对电子成配键,虽也是正八面体构型,但是内轨型配离子,其中无未成对电子,故无磁性。这种配键有时由于配位体有对称性相匹配的空π轨道,形成Mn+→L反馈π配键而成为重键,即Mn+L。这样有利于减少中心金属离子上的电荷堆积,便于生成更多σ配健,而使配合物稳定。这种理论,能较好地解释配合物的配位数和几何构型、磁性、稳定性等。但它不能解释配合物的光谱、颜色和畸变现象。特别是一些夹心型配合物的成键原因无法解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6: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