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酒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酒泉河西重镇。在今甘肃西部,河西走廊西段。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 ),在河西首置酒泉郡,并隶禄福县于此。南北朝设酒泉军。隋属肃州,后设酒泉县。唐为肃州治。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回鹘所据。宋、辽、金时入西夏。元属肃州路。明置肃州卫。清设肃州直隶州。民国改酒泉县。1985年改县为市,并为酒泉地区行署驻地。境内古迹较多。有古金泉(在今泉湖公园内)一眼,传为霍去病倒御酒赏三军将士之处。又有*酒泉鼓楼、*丁家闸晋墓、古长城遗迹等。 酒泉Jiuquan甘肃河西走廊古城。在走廊西部、北大河流域。兰新铁路经过境内。全市辖5个镇、15个乡、7个国营农林场。总面积3 386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1988年底全市人口28.3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6.36万人。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型开放城市,酒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酒泉历史悠久,从汉武帝元符二年(公元前121年)始设酒泉郡、禄福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隋朝时改设酒泉县,唐中叶后废入吐蕃。元属肃州路,明改肃州卫,清改肃州。1913年复改酒泉县。1958—1964年先后改市和撤市改县。1985年复设市。酒泉在1949年以前原是一个商贸城市,早在汉代,它就是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上的咽喉。唐时产有用祁连玉琢磨而成的夜光杯,赢得大量中外游客慕名来此选购,至今仍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代酒泉一直是甘肃省北到蒙古、西到青海的商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酒泉工业交通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的初具规模的企业有造纸、印刷、制箱、石棉制品、酿造、建材、轻纺、针织、五金、工艺美术、橡胶制品、日用化工、机械加工、食品饮料、服装鞋帽、木器家具等50多类,产品近200种。其中夜光杯、伴水煤气发生炉、酒泉酒等已形成优质产品系列。198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19亿元。主要名胜古迹有古酒泉、东晋壁画、唐墓葬群、钟鼓楼、文殊山、汉晋墓群及汉唐元明各代古城等。 酒泉位于东关。现已辟为公园。园内有一座石碑,上刻“西汉酒泉胜迹”六个遒劲大字。后园的清泉——古金泉,即酒泉。《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酒泉县志》记载,相传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匈奴获胜后,驻军于此,汉武帝颁赐御酒一坛,霍倾酒于金泉,与众将士同饮。从此,“酒泉”便出了名。“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诗人佳句,加上神奇传说,更令游人往。泉池4米见方,水深3米,“半亩澄潭,一汪皱绿”。园中有碧湖,湖面上建有湖心、知春、湖堤等水亭,楼阁轩昂,雕梁画栋,垂柳摇曳,虽处塞上戈壁,而景色如江南画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