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醇chun

是脂肪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生成物。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nH2n+1OH或ROH。根据醇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醇可分为一元醇 (含1个羟基)、二元醇 (含2个羟基) 和多元醇 (含3个以上羟基)。在一元醇中,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不同,又可分为一级醇 (与第一碳原子相连)、二级醇 (与第二碳原子相连)、三级醇 (与第三碳原子相连)。一级、二级、三级醇又分别称为伯醇、仲醇和叔醇。芳烃侧链上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称芳香醇。
一元醇的系统命名法是选取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从距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例如:


多元醇命名时要选含有尽量多的羟基的碳链作为主链,羟基数目写在“醇”前面。例如:



2,3-二甲基-2,3-丁二醇


12个碳以下的直链饱和一元醇为无色液体(其中C4以下为有酒味的流动液体,C5~C11为具有令人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12个碳以上的醇为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低级醇的沸点比与它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液态醇分子之间以氢键缔合。烃基的存在影响氢键形成,且烃基越大影响越大,故高级醇的沸点逐渐接近分子量相当的烷烃。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分子量增加而递减,低级醇因能与水形成氢键而与水混溶,C4以上的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下降,C10以上的醇则不溶于水。
低级醇可与某些无机盐 (如 MgCl2,CaCl2,CuSO4等) 生成结晶状分子复合物,称结晶醇。如: MgCl2·6CH3OH,CaCl2·4C2H5OH,CaCl2·4CH3OH等。结晶醇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故可利用此性质除去某些反应物中的醇。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官能团羟基决定,同时也受烃基的一定影响。醇分子中的C—OH和O—H两个极性键是醇易发生反应的两个部位,具体情况则视反应条件及醇的结构而定。
醇可与活泼金属作用:


2ROH+2K→2ROK+H2
2ROH+Mg→ (RO)2Mg+H2
6ROH+2Al→2(RO)3Al+3H2

此反应醇的活性顺序:一级醇>二级醇>三级醇。
醇还可与卤化氢作用:


ROH+HXRX+H2O

(此反应可用于制备卤代烃)
此反应中HX和醇的活性顺序为:
HI>HBr>HCl,三级醇>二级醇>一级醇。


以上反应称芦卡氏Lucas反应,HCl+ZnCl2称芦卡氏试剂,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含3~6个碳原子的一、二、三级醇。
醇的脱水反应 (消除反应)有两种——分子间脱水成醚和分子内脱水成烯:


活性顺序: 三级醇>二级醇>一级醇。
醇还可与有机酸作用生成羧酸酯。
醇分子由于受羟基影响,使得α-氢较活泼,易被氧化:


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醇是以酯的形式存在的,低级醇是某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发酵产物。目前较复杂的醇主要由动植物中提取。工业上常以石油裂化产生的烯烃为原料水化制醇,实验室中可用多种方法合成醇。

浓酒,厚酒。《汉书·曹参传》:“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颜师古注:“醇酒不浇,谓厚酒也。”《后汉书·仲长统传》:“三牲之内,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又宋代朱熹《酒市》诗:“劝君浑莫问,一酌便还醇。” 即指此种厚酒。

烃分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衍生物(芳香烃的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物除外)。通式为R-OH(R代表烃基)。醇类 一般呈中性,低级醇易溶于水,会发生氧化、酯化、取代、消去等反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