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家的基层管理组织名。计量长度单位。《国语·齐语》: “管子于是制国: ‘5家为轨,轨为之长; 10轨为里,里有司; 4里为连,连为之长; 10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 5家为轨,故5人为伍,轨长帅之; 10轨为里,故50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晋书·地理志》: “昔在帝尧,叶和万邦,制8家为邻,3邻为朋,3朋为里,5里为邑,10邑为都,10都为师,州12司焉。……古者6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3为屋,屋3为井。井方1里,是为9夫,8家共之。”

原意为民居之所,周代用为基层区划单位。同里者大率同氏。其四面围以墙垣,设门出入。里之首称里君、里宰、里司、里长、里正、里典等,治里内诸事。秦汉时期相沿。魏晋以后多改称坊,亦有改坊为里,里、坊并用或连用之例。

中国古代城郭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单位,又名闾里、坊。平面形式一般为矩形或正方形,周边设围墙,里门为进出口。里从农村过渡到城市经过了一个过程,到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成形。北宋中叶随着城市宵禁制度的取消,里逐渐被街道替代。不同时期里的范围不等,名称也有所不同。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未央、长乐两宫之间。东汉洛阳城按24街布置闾里。北魏景明二年(501)京师洛阳筑有里323个,呈300步见方。隋唐时城市中里称坊,市郊称里。隋唐长安城设110坊,分大小坊,面积分别为600 m×1100 m、520 m×510 m。坊内街宽15~20 m。到晚唐时,长安城的里坊已出现酒楼、商店等设施。里坊制度结束后,有些城市仍沿用里坊的名称,但仅是城市的一种划分,同旧制里坊有质的区别。

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春秋时齐、鲁均置。《国语·鲁语下》:“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齐国以五十家为里。《国语·齐语》:“五家为轨,轨为之长; 十轨为里,里有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