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重阳古代节日。曹丕《九日与钟繇书》曰,“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此为重阳一名的由来。时在农历九月九日,故又称重九。陶渊明《九日闲居》: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西京杂记》: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之曰: ‘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酒,此祸可消。’ 景举家登山。夕还,见猪、犬皆死,长房曰: ‘此可代也。’ 今世人登高饮酒,妇女带茱萸囊,盖始于此。”故重阳节有登高、饮菊酒、佩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在关中忆故乡兄弟登高。杜甫《九日曲江》、《九日寄岑参》均写于长安。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于凤翔行营;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作于北庭。元和七年(812)重阳节,白居易在渭村同诸兄弟“起登西原望”,故有《九日登西原宴望》之作。古人写重阳节的诗词颇多,不少都涉及其习俗。 重阳中国传统节名。时间在农历九月九日。《易经》 中 “以阳爻为九”,将 “九” 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 “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 “重阳”。汉末曹丕在 《九日与钟繇书》 中说: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这便是重阳的来历。重阳节节庆内容丰富,主要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齐人月令》 中说: “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宴,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 ” 宫廷亦不例外,据《武林旧事》 记载: 南宋宫廷 “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之番” 明代宫中从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至重阳节,皇帝亲自到万岁山或兔儿山,旋磨台登高。清宫重阳节盛行赏菊、放风筝等节仪。 重阳Chongyang节令名。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以九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为“重阳”。三国时魏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据《楚辞·远游》中的“集重阳入帝宫兮”句,战国时即有此节。民间有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据《武林旧事》记南宋宫廷也“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朝皇帝也在重阳日登高。历代文人咏重阳诗很多。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为流传。近年我国已定农历九月九日为“老人节”,给这个古老的节日增添了新的内容。 重阳又称“重九”。节令名,农历九月九日。古代民间有于此日登高怡游的习俗。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陶潜《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今,有的地区将其定为敬老节。 重阳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朝鲜族有吃菊花煎饼和喝菊花酒的风俗。有的地方还准备饮食去山上观秋景,旧时还进行过“耆老宴”,以扬尊老传统。 重阳节令名。指农历九月初九日。《易》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又因两九相重,故又称重九。《西京杂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莫知其由。”可见至迟在西汉时重阳已有佩茱萸、饮菊花酒等节俗。茱萸又名越椒,或称艾子,味香烈,可入药,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等功能。菊花酒是用菊花酿制的酒。当每年菊花盛开时,采其茎叶,杂以黍米酿造,至来年九月九日始成。饮此酒,可延年益寿。唐郭震《秋兴》诗:“避邪茱萸囊,延年菊花酒。”正是上述节俗的写照。为此,重阳相聚被称作“茱萸会”,重阳节亦称作“茱萸节”。重阳又有登高之俗,大约亦始于西汉,后来人们又给它涂上了一层神话色彩。《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渭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这则传说,生动表达了古人希望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魏晋南北朝,重阳为官贵文士饮酒高会、赞菊祈寿的佳节,正如曹丕《九日与锺繇书》所写:“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其后重阳节俗,历代相沿, 至今不衰。 重阳古人以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清朝、民国时期,省内文人墨客,多去郊外登高游览,吟风弄月,饮酒赋诗。清代拔贡吴家章诗云:“时逢重九陟山巅,野径风微暑气煎。”山区男子集体出动,上山登高打猎。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酿酒、吃糯米糍粑的风俗。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 燃熏后可以避虫虺。谚云:“重阳酿酒桂花香”。因此,许多农家都在这一天酿酒。一般家庭普遍都做糯米糍粑和包粽子。1949年后,学校和机关往往组织登高览胜,观赏秋色。有的还携带饮料、食品、炊具登高野游,举行野餐。1988年,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各地一般由老龄委、老年人协会组织老年人登山比赛、环城赛跑等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