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金山

古山名。在丝绸之路沿线者有六处:❶在隋西平郡(今青海西宁市西)。《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征,“宴群臣于金山之上”; 又“命内史元寿南屯金山”,即此。
❷《元和郡县图志》昌松县: “金山,在县南一百八十里。丽水(今甘肃庄浪河)出焉。”
❸孙盛《魏氏春秋》载,青龙三年(235 ),删丹县(今甘肃山丹)金山元川溢涌。
❹《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沮渠蒙逊斩吕光中田护军、临松令,“屯据金山”。
❺《元和郡县图志》玉门县: “金山,在县东六十里。出金。”
❻《北史·突厥传》载,突厥阿史那氏“世居金山之阳”。即今阿尔泰山。秦汉时名金微山,参看该条。

027 金山1911—1982

电影、戏剧演员和导演。原名赵默,字缄可,祖籍湖南沅陵,生于江苏省吴县。1932年起从事话剧活动,主演《回春之曲》、《赛金花》等舞台剧和《昏狂》、《狂欢之夜》、《夜半歌声》等影片,在历史剧《屈原》中饰演屈原见重于世。1947年编导了表现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影片《松花江上》。建国后自编自导自演影片《风暴》。他主演或导演的话剧有四、五十个,主演或导演的电影各五部。1979年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和广播电视部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247 金山1911—1982

人民艺术家、话剧演员、导演。原名赵默,字缄可,湖南沅陵人。青年时代起献身于革命,主办《远东时报》。参加 “左翼戏剧家联盟”,1935年组织东方剧社和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并率中国救亡剧团于南洋群岛、香港、越南、新加坡等地演出抗日爱国剧目。1942年,任中国艺术剧社演员,主演历史名剧《屈原》,轰动一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广播电视部艺委会主任。他在艺术创造上,始终注重演“人”,塑造人物性格。浑厚、成熟,节奏鲜明,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为其独特的表演风格。赵丹曾称誉他是中国现代话剧表现派的艺术家。戏剧界有“北有金山,南有赵丹”之誉。主演、导演的电影各5部,创作或改编的话剧、电影剧本15部,主演和导演的话剧共40多部。主演话剧代表作《娜拉》、《赛金花》、《保尔·柯察金》、《万尼亚舅舅》等,编导或主演影片《松花江上》、《风暴》、《夜半歌声》等。金山不仅在戏剧、电影事业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戏剧教育和电视艺术事业上鞠躬尽瘁。

金山1911~1982

中国话剧与电影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原名赵默,字缄可。祖籍湖南沅陵,随父辈迁居江苏。
1932年,金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左翼联盟,组织并领导了光光剧社、曦升剧社、淞声剧社等进步戏剧团体。他深入钻研了导演、表演艺术。抗战期间,他担任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二队副队长,组织中国救亡剧团赴东南亚演出,1941年回到重庆。1946年,他负责接收伪满映电影厂。1949年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兼总导演,任职期间创造了大量生动的舞台形象。1978年,金山被调至中央戏剧学院,次年任院长。1982年,担任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主任,同年逝世。生前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与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理事等职。金山一生主演和导演话剧共40多部,主演和导演电影各5部。他还撰写了数十万字的戏剧、电影的表演、导演论著。金山是我国表演艺术家中对体验与体现关系有精辟见解的名家。他成功地运用表现派表演手法借助民族戏曲手法,所创造的屈原、施洋等艺术形象是中国戏剧舞台上熠熠生辉的“理想的范本”,称得上是我国独树一帜的方法派优秀表演艺术家。


金山

金山

位于市西北部江边。东晋时名氐父山、获苻山,因前秦国王苻坚为氐人,淝水之战中败于晋军,故名。又名金鳌峰,至唐习称金山,有法海(或云裴头陀)开山得金传说。原为屹立于大江中的山岛,故又名泽心山。唐杜光庭《洞天记》云:“金山,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丹辉碧映,揽数州之奇于俯仰间。”张祜《金山》诗:“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沧海桑田,山川迁易,宋时金山南已有涨沙,《蔡宽夫诗话·扬子江潮》:“予在丹徒闻金山之南将有涨沙者,安知异时金山复不与润州为一邪?”但在清道光年间杨启《京口山水记》仍言山在大江中。至同治初,金山已与南岸相连。最高峰为妙高峰,海拔约43.7米,周长520米,山势挺拔,树木苍翠,建筑宏伟,风光甚美。元人周伯琦《游金山寺》云:“江心一簇翠芙蓉,金碧晶莹殿阁重。”明人都称道“其胜概为天下第一”。金山寺为金山最大的建筑群,依山而建,遍布全山。山中名胜还有慈寿塔、法海洞、妙高台、白龙洞、观音洞、罗汉洞、中泠泉(天下第一泉)、留云亭和“江天一览”碑刻等。妙高台为赏月佳处。《铁围山丛谈》载,苏轼曾于中秋之夜与客共登此赏月,歌者袁绹歌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东坡起舞,且曰:“此便是神仙矣,吾辈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金山为江上要冲,宋人洪迈谓其“江心一峰,江面千里,……真能雄跨东南二百州”。韩世忠、虞允文曾在金山一带江面大破金兵,相传梁红玉在此击鼓助战。《白蛇传》中“水漫金山”故事,系由唐代金山僧龙斗法传说演变而成。


金山

坐落在县城东南,秀出于大平原之上。山南坡有“秦洞云霞”,俗称秦王避暑洞,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登极前曾来此避暑。洞开凿于西汉中期,南北长10米多,东西宽约5.3米,高5米多。洞侧刻有《清凉洞记》、《秦王洞壁记》、《大明禅院记》及历代官僚文人题咏诗文。洞中有古石佛像。洞内阴凉宜人,有“六月入得避暑洞,清凉如水世间无”的赞语。南麓红土山有禹梁山汉墓,系西汉中期王侯葬地,墓东西长70米,南北宽4.1—4.7米,随葬器物有铜、铁、陶、玉、漆器等1051件,其中兵器、玉器、宝剑之多,实为罕见。

金山

西域山名。即今阿尔泰山,此山以盛产黄金而得名。东汉时,北匈奴单于曾在此山建庭。此后,铁勒、突厥、乃蛮、准噶尔、哈萨克等族皆以此山为牧地。东汉作金微山,隋唐作金山,元代又译作按台山、阿勒台山,今作阿勒泰山、阿尔泰山。

金山1911~1982

原名赵默,字缄可。沅陵人。30年代初参加中国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共产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5年与人组织东云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抗战爆发后,任中国救亡剧团副队长,先后率队赴南洋群岛及东南亚等地演出,向华侨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到重庆,任中国艺剧社总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广播电视部艺术委员会主任。是全国政协委员。一生主演和导演话剧近50个,电影5部,创作和改编的话剧、电影剧本15部,发表了许多有关戏剧和电影表演艺术的文章。

金山1911—1982

著名表演艺术家。生于沅陵县。历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协会理事、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广播电视部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与进步文化运动接触,参加中国反帝大同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副队长,演出了许多宣传救亡的戏剧。194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艺术剧社,任总干事。30年代以来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了许多典型形象,曾主演《夜半歌声》、《屈原》等。全国解放后,创造了保尔·柯察金、万民亚舅舅以及施洋等一系列动人的舞台形象。改编、导演和主演了《风暴》。著有《一个角色的创造》,并撰写了一批有关表演艺术的学术论文及回忆录。

金山

戏剧家。1911年9月30日生,1982年7月7日去世。祖籍湖南省沅陵,生于江苏省吴县。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文艺工作。1935年入月明影片公司,主演《昏狂》。1936年入新华影业公司,出演《长恨歌》及由果戈理名著《钦差大臣》改编的影片《狂欢之夜》;先后主演了影片《夜半歌声》(1937)、《貂蝉》(1938)。1939年,他化名“赵洵”,率领中国救亡剧团到新加坡等地宣传抗日。1942年,在重庆主演话剧《屈原》。1947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导了影片《松花江上》。1959年,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风暴》。1978年冬,导演了话剧《于无声处》。1949年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兼总导演。1979年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曾导演《上海屋檐下》等名剧。塑造了屈原、施洋、保尔、万尼亚等舞台形象。编导、拍摄了电影《松花江上》。

金山

古称氐父山、获苻山、伏牛山,又名金鳌岭、泽心山、龙游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区西北。高60米,周约520米。原为峙立在江中的一小岛,有“江心一朵芙蓉”之誉。后因江沙淤积,河道变迁,从清道光年间始,即与南岸相接成为陆山。金山的庙宇楼阁傍山而建,山与寺混然一体,有“金山寺裹山”之说,气势非凡。山的上下左右有朝阳、白龙、法海、罗汉等洞隐于其间;还有妙高台、七峰亭、留玉阁、楞伽台、慈寿塔等古迹,均流传着“水漫金山”、“苏东坡输玉带”、“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等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金山之西的石簰山,相传是晋文学家郭璞墓所在地。湖畔中泠泉,唐人评定为天下第一泉。有“盈杯不溢”之说。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唐代因开山得金,故改称今名。现存建筑有藏经楼、念佛堂等。

金山

位于泰山三阳观遗址下,环山公路东。此处宋代建有高真院,后改为眼光殿。因虎山上的称东眼光殿,此处称西眼光殿。两处殿均早己倒塌。金山南坡为革命烈士陵园及大片果园,果树万余株。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更增添金山的壮丽秀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