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山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金山志

名胜志。清卢见曾(1659—? )等撰,释秋崖续撰。十卷,续二卷。见曾字厚山,一字抱孙,号雅雨,山东德州人。康熙进士,官两淮盐运使。著有《出塞集》。秋崖,金山寺僧人。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市西北,唐时有裴头陀获金于此,因以名之。历代屡有兴建。卢见曾于乾隆初到金山,后数次游历。二十七年(1762)卢氏奉谕承葺治扫除金山之职,因与蒋宗海、戴震广搜文献辑成是书。约十六万字。首有金山四面及行宫图五幅。志分山水、建置、碑刻、方外、杂识、艺文六门。卷末有跋。并附光绪时续撰二卷。首载清康熙游金山诗歌及帝王后妃赐匾题额,次以立体风景图及山水、建置二目,记载当时金山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寺庙古迹等。杂识门载乾隆元年,卢见曾初任扬州盐运使时,金山西南一带江流浩森,宽处约十四五里,与五州山相望。修本志时,时隔二十七年,该处悉为沙积,金山距陆地仅二里许。为该地水陆变迁重要史料。是志重艺文,收有历代学者官吏或歌咏江岛风光,或睹目兴怀之作。有光绪二十七年(1762)续修重印本。

金山志

一卷。清卢见曾撰。卢见曾,字厚山,山东德州人。乾隆进士,官至两广总督。此志为其任两淮盐运使时所作。《九域志》称:唐代裴头陀、卓锡于此,因断手以建伽蓝,忽一日江上获金数镒,李锜镇润州,闻其事,遂赐金山。是记谓唐建元中,扬州陆少游以甲士临江,韩滉曾兵临金山,与少游会,由此见山之名,非自李锜始。又记梁天监四年(505),《释宝志》载:同僧珮建水陆大会于金山,则金山昔已传,非始于建中。但徐爰《释门略》载建康(今南京)北十余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志公灵迹之楼,多在钟阜,即开水陆大会,也不出金陵。,则所谓金山,即徐爰所释的异名,而非京口之金山。金山,自裴陀头辟草开林,崇基表刹,渡江游山者,始以为是登临之地,而题咏,久之遂为东南名刹。从谢灵运游京口北固、颜延年车驾京口侍游蒜山之作,可见南朝时,金山尚未著名。此编首宸翰图,卷一山水,卷二碑刻,卷三方外,卷四杂识,卷五艺文赋,卷六至卷八艺文诗,卷九艺文敕谕,卷十艺文序跋。是志采辑颇慎,独志江山之胜、今昔异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