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银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金银花flos lonicerae清热解毒药。出《履巉岩本草》。见《养耕集》。又名忍冬花、净二宝、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 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花蕾。夏季花开前采收,干燥; 或用硫黄熏后干燥。生用或炒炭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甘, 寒。入肺、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主治: ❶热毒痈肿:疮黄肿毒之红肿热痛属阳证者, 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配伍, 如五味消毒饮。或痈疮红肿疼痛属热毒者, 可与连翘、柴胡、前胡等配伍, 如银翘败毒散(《医方集解》)。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米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主治下列病证: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色褐黄或正黄,花苞整洁,无黑头,无梗叶,柔软干爽,气味清芬。含有木犀草素、肌醇、皂甙和鞣质,7—葡萄糖甙,环已六醇等,对各种炎症、肿毒有明显疗效,金银花多分布在广西横县、都安、马山、大新、天等、田东、田阳、靖西、德保、全州、兴安、河池等地,常年产量居全国之首,并销往国外。 金银花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 a hypo glanca Miq. 药用藤茎、叶、花、全株。味未甘苦,性微寒。清热解毒。❶感冒风热、痢疾、肠炎、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急性阑尾炎,用花水煎服。 金银花别名刺毛忍冬、忍冬草、忍冬藤、双花、二花。落叶灌木,高达2米余。茎多分枝。叶对生。花成对腋生。果长圆形,红色。全疆山区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药用花蕾。主治痈肿疮疖、疔毒、乳腺炎、荨麻疹、疱疡肿痛、少汗发烧、阴虚内热、便秘等病症。杀虫植物,对菜青虫、稻飞虱、稻浮尘子、蛆有效。 金银花地方传统中药材。又名忍冬、银花、双花、二宝花。人工栽培主产于郴州、衡阳、湘潭、邵阳等市县,其他地区亦有少量种植。野生主产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花、藤、叶均能入药。据现代药理研究,为广谱抗菌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是治疗感冒、消炎、无名肿毒、湿疹等病症的常用中药。 金银花亦称忍冬。忍冬科忍冬属半常绿木质藤本。天水、徽县、康县、舟曲及兰州等地有栽培。花、茎、叶可药用,清热、解毒、消炎;花还可提取香精,用作配制化妆品;可作绿廊、花架等垂直绿化材料。同属植物金银木金银忍冬,落叶灌木,分布于灵台、平凉 (崆峒山)、正宁、武山、天水、徽县、成县、两当、武都、康县、文县及舟曲。兰州有栽培, 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 根入药。 金银花中药材。别名忍冬花、金花、银花、双花、二宝药、鸳鸯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含绿原酸、木犀草素、肌醇、皂甙、鞣质等。味甘,性寒,清热解毒,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疖脓肿、丹毒等症。山东产量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在沂蒙山区的平邑、费县、苍山、蒙阴等县。品种主要有大毛花、鸡爪花两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