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针灸处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针灸处方中医运用针灸治疗时所开示的腧穴配伍及其处置方法的依据。其原则亦应根据中医理论,在辨证论治方法指导下进行,即辨明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及其经络所属,再结合经络主治、腧穴特性、功能,主次分明、严密组织、妥善实施。从配穴规律而言,以循经取穴(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为主,随证取穴为辅。如胃病近取中脘,远取足三里,呕吐加取内关。因为中脘在胃部,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内关有止呕作用。此外,在处方中还应注意腧穴的补泻、针刺的深浅、针与灸所宜;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证变化,加减腧穴。关于配穴法,除上述规律外,临床还常用一些具体腧穴配伍法,即将主治相同或相近的腧穴相配,发挥协同作用。如表里配穴(阴阳表里相合两经的腧穴相配)、前后配穴(俞募相配)、上下配穴(上部下部腧穴相配)、左右配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或左右腧穴相配),以及特定穴的配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