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针灸资生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针灸资生经

针灸著作。宋王执中撰。七卷。执中字叔权,瑞安(今属浙江)人。乾道进士,曾任澧州教授。因对当时重方药轻针灸现象不满,遂参阅历代针灸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撰成是书。初刊于嘉定十三年(1220) ,共十五万八千字。卷一总列诸穴,附经穴图四十六幅。卷二论述针灸法及定穴、宜忌等。卷三至卷七论述各证的取穴与施治。是书因证配穴,内容丰富,不仅论述身体各部穴位主治和针灸方法,而且论述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证。徐正卿序称: “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是始无遗憾。”王氏重视医疗实践,不拘泥旧说,纠正古医籍中的一些错误,在医界中产生深远影响。明代 《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清代 《针灸集成》取材皆涉此书,有元广勤书堂刻本,明正统十二年(1447) 叶氏广勤书堂刻本,清 《四库全书》 本。

针灸资生经

七卷。宋王执中(生卒年不详)撰。王执中,字叔权,瑞安(今属浙江省)人,南宋乾道进士,官从政郎澧州教授。此书撰成于乾道间 (1165—1173),初刊于嘉定十三年(1220),共七卷,不著撰人姓名。初刊本序称东嘉王叔权作,绍定四年(1231)重刊序称澧阳郡博士王执中作。据考叔权为王执中字。此书卷一分部位论述头、胸、腹各腧穴,并分经络论述四肢腧穴,附入各种新穴位,腧穴图四十六幅。卷二论述针灸法及定穴、宜忌等。卷三至卷七论述各证的取穴与施治。作者重实践而不泥旧说,纠正了古代医籍中一些错误,如对魄户、大椎、巨骨、照海、申脉、肓门、鸠尾等腧穴的辨误,对足三里穴当以犊鼻下三寸为是的考证,都颇有见地。书中分列于各篇中的眉冲、明堂、当阳、穷骨、百劳等行之有效的别穴(即传统医籍不载的新穴位),在临床上和理论上均有价值。书中所述取穴标准: 取男左女右中指第二节内庭两横纹相去为一寸,谓同身寸,后世一直沿用。此书内容十分丰富,除论述周身穴位主治和针灸方法之外,还阐说各科诸种病证一百九十三种。徐正卿在初刊本序中称:“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是始无遗憾。”此书集宋以前灸法之大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迄宋以前所未见的一部因证配穴,内容丰富的针灸学专著,对后世针灸学发展影响很大。明清之作,多取法于此书。有宋嘉定庚辰(1220)徐正卿初刊本,元刊广勤堂本,明刊麻沙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