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钙磷代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钙磷代谢

成人体内钙的总含量约1000克,其中99%存在于骨骼,其余1%存在于软组织和细胞外液。血浆中钙的正常浓度为10毫克/100毫升,其中离子钙(Ca2+)和结合钙(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各占50%左右。血浆无机磷主要有HPO42-及H2PO4-两种形式,通常以两种磷酸根的总量表示,成人的正常值为3.5—4.0毫克/100毫升。Ca2+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保持细胞外液中Ca2+浓度的相对恒定,是保证生物膜功能、神经肌肉兴奋性、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和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钙代谢及激素对其的调节:每日从饮食摄入1克钙;其中大约有360毫克被消化管吸收进入细胞外液,同时细胞外液中的钙也可随消化液分泌到肠腔,经粪便排出体外,另外经肾小球滤过的钙,有一小部分未被肾小管重吸收而由尿排出。骨钙的功能除保持骨骼系统的完整性和坚固性外,还可作为钙磷的贮存库,参与细胞外液钙稳态的调节。骨骼不断地进行更新,成年人每天大约各有550毫克的钙分别通过成骨细胞的活动从细胞外液沉积于骨,和通过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从骨释放入细胞外液。细胞外液钙浓度的相对恒定,正是通过激素对上述过程进行调节使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参与调节细胞外液钙浓度的主要激素有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维生素D为一族固醇衍生物,其中最重要的为维生素D3(VD3),又名胆钙化醇,主要由7-脱氢胆固醇在皮下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VD3先在肝脏25-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变成25-(OH)D3,然后在肾脏1α-羟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有活性的1,25-(OH)2D3。1,25-(OH)2D3可诱导肠粘膜上皮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从而促进消化管对钙的吸收。此外,还在骨的更新重建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通过加速钙磷通过成骨细胞膜,而促进骨钙的沉积的骨形成(因此VD3缺乏可导致软骨病);另一方面它又可与甲状旁腺素协同作用而加速溶骨过程,动员骨钙入血而维持血钙的恒定。甲状旁腺素(请参阅甲状旁腺词条)的主要作用为促进骨钙动员、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以减少尿钙排泄,还可提高1α-25酶化酶的活性而加速25-(OH)D3向1,25-(OH)2D3转化,从而可间接促进消化管对钙的吸收;降钙素为由甲状腺腺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的一种由3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一种多肽激素。降钙素的作用与甲状旁腺素相反,它可抑制溶骨过程,使由骨组织释放入血的钙减少,同时增强成骨过程,使骨钙沉积增加,从而使血钙下降。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分泌均受血钙浓度的调节,血钙浓度升高可刺激降钙素的分泌,同时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分泌,结果使血钙回降;血钙浓度降低,则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同时降钙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从而使血钙回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