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钦天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09 钦天监

明清两代从事天文观测和推算历法的国家机构。从1370年起,由太史院易名而来。下设天文、漏刻、大统历、回回历四科。清代沿用旧称,下设时宪科负责历书编订和日月交食的研究,天文科负责天文观测和天文仪器制造,漏刻科利用“漏刻”计时,负责政府报时,回回科负责研究光明传入我国的阿拉伯天文历法,后因不符实际而撤销。

钦天监

官署名。明代置。清代沿置。掌天文,定时、律历等事。《明史·职官志三》:“钦天监:监正1人,(正五品);监副2人,(正六品);其属,主簿厅,主簿1人,(正八品);春、夏、中、秋、冬官正各1人,(正六品);五官灵台郎8人,(从七品,后革4人);五官保章正2人,(正八品,后革1人);五官挈壶正2人,(从八品,后革1人);五官监候3人,(正九品);五官司历2人,(正九品);五官事晨8人,(从九品);漏刻博士6人,(从九品)。监正、副掌察天文、定历数、占候、推步之事。凡日月、星辰、风云、气色,率其属而测候焉。有变异,密疏以闻。凡习业分4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回回,曰历。自五官正下至天文生、阴阳人,各分科肄业。每岁冬至日,呈奏明岁《大统历》,移送礼部颁行。其《御览月令历》、《七政躔度历》、《六壬遁甲历》、《四季天象录》,并先期进呈。凡历注,御历注30事,民历32事,壬遁历72事。凡祭日,前一年会选以进,移知太常。凡营建、征讨、冠婚、山陵之事,则选地而择日。立春,则预候气于东郊。大朝贺,于文楼设定时鼓、漏刻报时,司晨、鸡唱,各供其事。日月交食,先期算其分秒时刻,起复方位以闻,下礼部,移内外诸司救之,仍按占书条奏。监官毋得改他官,子孙毋得徙他业。乏人,则移礼部访取而试用焉。五官正推历法,定四时。司历、监候佐之。灵台郎辨日月星辰之躔次、分野,以占候天文之变。观象台四面,面四天文生,轮司测候。保章正专志天文之变,定其吉凶之占。挈壶正知刻漏。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中星昏旦之次。漏刻博士定时以漏,换时以牌,报更以鼓,警晨昏以钟鼓。司晨佐之。明初,郎置太史监,设太史令,通判太史监事,佥判太史监事,校事郎,五官正,灵台郎,保章正、副,挈壶正,掌历,管勾等官。以刘基为太史令。吴元年(公元1364年)改监为院,秩正三品。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征元太史张佑、张沂等14人,改太史院为司天监,设监令1人,少监2人,监丞1人,主簿1人,主事1人,五官正5人,五官副5人,灵台郎2人,保章正2人,监候3人,司辰8人,漏刻博士6人,又置回回司天监,设监令1人,少监2人,监丞2人,征元回回司天监郑阿里等议历。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四年,诏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升调。又定监官散官。十四年,改钦天监为正五品,设令1人,丞1人,俱从品级授以文职散官。二十三年,改令为监正,丞为监副。三十一年,罢回回钦天监,以其历法隶本监。明初,又置稽疑司,以掌卜筮,未几罢。”

钦天监

官署名。掌观天象,推演历法。秦汉以来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唐代始设太史局,后改为司天台,隶秘书省。宋、元与太史局、院并设司天监。明清改为钦天监,设监正、监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