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铁保1752—1824姓觉罗,后改栋鄂,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乾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吏部尚书。以诗名,与百龄、法式善并称“三才子”;尤擅长书法,与刘墉、翁方纲齐名。文存《惟清斋全集》。 铁保1752—1824满洲正黄旗人。历任巡抚、总督。清嘉庆十四年(1809)因事遣戍乌鲁木齐。次年以三等侍卫任叶尔羌办事大臣。旋改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改南疆伯克进京朝觐由六班为九班,每班由一员三品阿奇木伯克带领。十六年(1811)诏回京。 铁保1752-1824满族文人,清乾隆年间享有盛名的作家。姓栋鄂,字冶亭,一字梅庵。在新疆生活时,写有《玉门诗钞》、《回民风土记略》、《卡浪圭异石》、《徕宁果木汁》等著作,记述了新疆的风土、民俗和特产,留存了有价值的资料。嘉庆元年(1796)任《八旗通志》总裁,续修《八旗通志》二集,对研究满族和清代的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辑成《白山诗介》五十卷(后由嘉庆帝赐名《熙朝雅颂集》),搜集、保存了满族、蒙古族大量文人的诗文,对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铁保1752—1824清文人。姓栋鄂。字冶亭,一字梅庵。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授吏部主事。四十年, 袭恩骑尉世职。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五十四年任礼部侍郎兼副都统兼公中佐领。五十八年, 任会试副考官,录调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后又调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嘉庆(1796—1820)年间,先后任盛京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兼奉天府尹、吏部侍郎兼正红旗汉军副都统、漕运总督、广东巡抚、山东巡抚、太子少保、浙江巡抚、礼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吏部尚书、两江总督等官。为人慷慨论事。留心文献,为《八旗通志》总裁。多得开国以来满洲、蒙古、汉军遗集,辑成《白山诗介》五十卷, 复增辑改编得一百三十四卷,嘉庆帝赐名《熙朝雅颂集》。善于书法,刻有《怀清斋帖》。又著有《怀清斋集》。 铁保?—1824字冶亭,号梅庵,姓栋鄂氏,正黄旗满洲人。先世姓觉罗,称为赵宋之裔,后改今姓。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授吏部主事。迁郎中,擢少詹事。历侍读、内阁学士。五十四年,迁礼部侍郎兼副都统。嘉庆四年(1799),转盛京兵、刑部侍郎、兼奉天府尹。寻复召吏部侍郎,调漕运总督。历广东、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因事革职留任。疏论治河,纳之。十四年,以河工日坏,酿成重狱事,褫职并遣戍乌鲁木齐。后给三等侍卫充叶尔羌办事大臣,调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再擢礼部尚书,调吏部。请芟吏、兵部苛例,条陈时政,多被纳。因林清起义被讦,褫职,发吉林效力。二十三年,召为司经局洗马。道光初,以疾乞休,赐三品卿衔。四年(1824),卒。能诗,尤工书法。为《八旗通志》总裁。著有《白山诗介》50卷,又辑录《熙朝雅颂集》 134卷。 铁保1752—1824清书法家、文学家。满州正黄旗人。栋鄂氏,字冶亭,一字梅庵。少性聪慧,好读诗书。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应顺天(今北京市)恩科乡试,中举人。越二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嘉庆间历任漕运总督、两江总督等官。曾充八旗通志馆总裁,收集满人诗文,辑成《白山诗介》,后重加增辑,仁宗赐名《熙朝雅颂集》。工于书法,论书强调脉络清晰,骨肉匀停,刚柔相济,神气生动,其书与刘墉、翁方纲齐名。喜为诗,兼有诗癖,少时即以诗名世。与张百龄、法式善并称三才子。论诗主张“气体深厚”,反对“极力雕琢”。有《梅阉诗钞》传世,又著有《惟清斋集》。乾隆五十九年秋,奉旨典试山东,此间写下了《济南闱中作》、《望华不注山》等赞美济南山水的诗篇。嘉庆八年(1803年)来山东任巡抚后,曾以“山左为文会之地,泺源书院日久废驰”为由,筹议增建“济南书院”,以昌文教。嘉庆九年七月,偕同其师友雅集大明湖小沧浪亭,面对山光水色,即兴赋诗。赞美济南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那时由乾隆进士刘凤诰即席咏出,保乘兴挥毫写就的,刻石现仍置于大明湖北岸铁公祠之西园门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