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铸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34 铸印金属铸成的印章。其法也称“拔蜡”。即先刻蜡模,用泥作范于模之四周,熔金属浇入泥范而成。有只铸印坯,后刻凿印文,也有印坯、印文同时浇铸。文字精巧工整,印纽制作大都精美。 铸印金属铸成的印章。一般先雕刻蜡模,外面涂泥,加热后流去蜡质,熔铜浇入而成。故也有将铸印称为“拔蜡”的。 铸印Zhuyin古代用浇铸方法制成的金属印章。先刻制蜡模,用粘土堆于其外,成为“范”,加热以后蜡模溶解,再顺孔浇铜水入“范”,冷却以后成形。亦称“拔蜡法”。古代治印大多文字与印身同时浇铸,也有只铸印身而后进行凿刻的。铸制的印钮形式多种多样:桥钮、瓦钮、鼻钮、覆斗钮、龟钮、羊钮、虎钮等。铸印以白文汉官印、私印最有代表性,风格独特,为历代篆刻家之楷模。 铸印制作金属印章的方法,也是对铸造的印章的称谓。一般先雕刻蜡模,再用泥在模外作范,待干透后加热,使蜡模熔解,将熔化的金属液注入泥范,冷却后即成印章,故此也称铸印为“拔蜡”。古代铸印,有些只铸印坯,然后刻凿印文,也有印坯与文字同时浇铸的。两汉官印多为白文铸印,即印坯与印文同时浇铸。铸印风格独特,印文方整谨严,笔画浑圆朴茂,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形成刻印的一种风格。 汉急就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