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错金博山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错金博山炉

西汉著名铜器,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王刘胜墓出土,高二十六厘米,足径为九点七厘米。高而尖的炉盖与炉身融为一体,雕镂成山形,并饰以流动状的错金纹样。足部透雕蟠龙纹,腹部以错金卷云纹为装饰。群山起伏于炉盖间,上下错落雕成人物及虎、猴等飞禽走兽,它们同山峰上的云气纹均以金片或金丝镶嵌。此炉造型饱满,工艺精良,是汉代铜炉中的典型作品。博山炉由炉身、炉盖、底座组成整个炉体。炉盖上镂满了高低错落的群山叠嶂,象征着海上的仙山——“博山”,故称“博山炉”。其主要作用是焚香,起到熏炉的作用。还有一种陶制博山炉,纹饰均为浮雕,没有镂孔,其作用为随葬的冥器。错金博山炉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错金博山炉

错金博山炉

西汉制品,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刘胜墓中出土,现为河北省博物馆收藏。器体由炉身、盖、柄及底座组成,通高26厘米,重3.4公斤。炉身为半圆形,其上部及盖作尖锥状山形,层峦叠嶂,山峦间有人物、走兽出没。炉身下承短柄及喇叭形座。通体满布错金纹饰。炉体饰云气纹,线条圆转,与起伏的山峦相融合,富于灵动之气。柄、座错以细丝线,底缘饰金地卷云纹。此器造型端庄饱满,装饰精致华美,是汉代博山炉中的杰作。


错金博山炉


博山炉为薰香用具,是汉代铜器中颇具特色的器型。盖作山形以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中有镂孔,当于炉内焚香时,轻烟飘出,似云雾缭绕,山景朦胧,人兽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体现了汉代人的神仙观念。此器形制为博山炉的典型样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