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安晚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长安晚秋唐赵嘏的七言律诗。《全唐诗》题下注: “一作秋望,一作秋夕。”通过诗人望中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约作于文宗大和七年(833)赵嘏省试下第欲归不能之时。原诗是: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首联总揽长安全景,景象迷蒙而壮阔。“凄凉”亦客观亦主观,概言秋意的清冷与心情的凄凉。颔联写仰视。“残星几点”乃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 “雁横塞”取动态,“人倚楼”为静态,景语即情语。杜牧之因此句而目嘏为“赵倚楼”。颈联写俯视。“菊静”、“莲愁”悲凉之甚。尾联抒怀而向往归隐。“鲈鱼正美”用张翰事,“南冠楚囚”用锺仪事,以见自己归隐之不宜迟。诗中景物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亦见时时推移由暗而明之变化。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以我观物,亦为大唐帝国衰微之曲折反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