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江防洪工程措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长江防洪工程措施可以概括为“挡、泄、蓄”三类。(一)挡:江河湖堤和海塘属该类。堤、塘在长江干支流及河口海滨出现很早,距今有2500年至3000年的历史。中下游防洪堤总长33000余公里(1990年),其中干堤约3300公里。堤防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水系、江汉平原、汉江和中游一级支流、鄱阳湖水系、皖苏下游河段和入长江的一级支流,以及太湖水系。上游的岷江、沱江、嘉陵江的一些河段也有堤防。(二)泄:主要是开阔洪道、裁弯取直、扩大堤距、提高堤防防御水位等。如下荆江已实施了3处裁弯工程;滁河也开了马汊河分洪道。(三)蓄:在中下游平原区,已开辟了40处分蓄洪区,有效容量约500余亿立方米。另外,在山区结合兴利修建了4万余座大中小水库,其中大型水库103座,总库容700余亿立方米,一部分库容可用于防洪。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