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举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举隅这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语句修辞手法。《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言物有四隅(方面、角落),举其一隅,则不必再一一列出其余。用于语句修辞,则指举其一而推知其他。如《礼记·王制篇》“六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先说大国之卿不过三命(礼遇等级),则知次国之卿不过再命,大国下卿再命,则知次国下卿一命。又如《左传·昭公九年》“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魑魅”,其中“梼杌”是“浑敦、穷奇、梼杌、饕餮”四凶之一,举其一,则余下三凶则不言自明。《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舜臣尧,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两句对照起来看,不难知“举隅”的作用。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将“举隅”列入“参互”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