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长鼓朝鲜族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亦称“杖鼓”。始用于朝鲜三国时代。鼓身用木头制作,呈圆筒形,中间细实,两端粗空,长约70厘米。两端分别蒙上牛皮、马皮,用绳子固定。演奏时,或挂在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敲击一面,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另一面。常用于歌舞伴奏。 长鼓❶亦称“杖鼓”。朝鲜族击乐器。历史较久,始用于朝鲜三国分立时代。长约七十厘米。鼓身圆筒形,木制,中段细实, 两端粗空。一端蒙牛皮, 另一端蒙马皮, 用绳固定做鼓面。演奏时, 挂在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敲击另一鼓面,两手节奏交错,变化多端。常用于声乐伴奏和舞蹈, 左:朝鲜 右:瑶族 长鼓瑶族祭祀舞蹈 “长鼓舞” 之主要道具,以梓桐木挖制而成。长二尺五寸,两端大,中间小,两头挖空,蒙以羊皮。通常由二男二女舞蹈。舞时,左手持鼓腰,右手击拍,以唢呐、锣鼓伴奏。每个动作东、南、西、北各做一次,谓之一套。一般有72套。多模仿生产动作。相传瑶族始祖盘王入山找猎,追赶一只中箭的野羊,因过急而与野羊一同滚下山崖,被梓桐木扎死,子孙举哀之余,将羊皮剥下蒙鼓,敲敲打打,以示为盘王报仇。代代相袭演变而成长鼓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