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闸口白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闸口白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边闸口。建于五代吴越末期。以白石砌成,为仿木构式楼阁塔,八角九层,高约10米。每层有腰檐和平座(回廊)。须弥座束腰上刻佛经,塔身上浮雕佛、菩萨和经变故事,形象十分生动。此塔起翘舒缓,轮廓秀丽。元、明、清时期南方普遍流行这种塔型,故此座具有典型性而又精美的白塔,对研究江南地区古塔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闸口白塔位于杭州钱塘江边的闸口,很久以前即称为白塔岭,曾作为运河注入钱塘江的标志。1988年第三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闸口白塔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闸口白塔岭。塔建于五代吴越国末年,用白石建造,仿木塔形制,八面九层,皆有腰檐回廊,顶上置铁刹,四周遍刻经文,壶门两侧有佛像和菩萨像浮雕,具有五代吴越国末期建筑风格,为同类石塔中最精美的一座。塔旁旧有白塔寺,范仲淹有《过余杭白塔寺》诗,今寺已不存。 闸口白塔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闸口的白塔岭上,与六合塔遥遥相望。建于五代吴越末期。八角九层,实心仿木构式,全部以白石分段雕凿。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约14米。基座下刻山峰、海浪,束腰上刻佛经,塔身上浮雕佛、菩萨和经变故事。闸口白塔是现存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建筑中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一座,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