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义勇军进行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76 义勇军进行曲

歌曲。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35年5月 《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它的影写谱,后又录制成唱片 (百代34848)。义勇军是中国人民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自愿组织起来的军队。“九一八”事变以后,先在东北,后在华北长城一带,都曾有这样的抗日武装。歌曲以雄壮激昂的旋律,坚定果敢的行进节奏,塑造出万众一心,勇往直前的义勇军形象。影片上映后,便迅速流传全国。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这首战歌激发着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成为影响最大的群众歌曲之一。这首歌曲曾由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并录制了唱片。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作于1935年,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部电影表现了处于民族灾难中的知识分子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这首歌曲出现于影片的开始和结束。田汉在写完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派逮捕,这首歌词是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箔衬纸上的。聂耳主动拿去谱了曲,在他去日本前完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实际上成为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正义吼声!著名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的演唱使它载誉全世界。6小节的前奏以分解主和弦为主要骨干,雄壮、昂扬、激动人心,引出了后半拍开始的首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一弱起的动机,4度上行由属音进至主音,蕴藏着深厚的力量,既和歌词感情结合,又和战斗性的不朽名作《国际歌》有着血肉联系。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间突然停顿,形成一种紧迫感,使后面“最危险的时候”更为明显突出;“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一句,曲调不断上行至跳荡,表现出同仇敌忾的决心;3次“起来”的呼喊,一浪高一浪,紧接着又是前奏中号角式的音调,象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而结尾时重复的“前进”,表现了英勇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坚定步伐。《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曲,田汉词。作于1935年。原为抗日救亡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后曾一度改用集体填词。1982年12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恢复《义勇军进行曲》原词,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原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这部由田汉作故事,夏衍写台本的影片,表现处于深重民族危机下的30年代知识分子,从高墙深院中出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义勇军进行曲》是作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的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在影片开头和结束前唱的。后来以“陈瑜作词”化名发表。这首歌曲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了巨大影响。1935年5月16日《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它的影印谱,后又灌制了唱片,不久就响遍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的演唱和录制的唱片,更使这首中国人民的战歌载誉世界。聂耳在谱写这首歌曲时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由于歌词是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有14个字,聂耳创造性的把它谱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的自由体乐段。整首歌曲昂扬振奋,激情满怀。由于它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把此曲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原为影片 《风云儿女》 的主题歌。这部由田汉作故事,夏衍写台本的影片,表现处于深重民族危机下的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从象牙之塔冲出来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义勇军进行曲》 是作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的长诗 《万里长城》 的最后一节,在影片开头和结束前唱的。歌曲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1935年5月16日 《电通画报》 第一期刊出它的影写谱,后又灌制了唱片,不久就响遍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的演唱和录制的唱片,更使这首中国人民的战歌载誉世界。聂耳在谱写这首歌曲时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由于歌词是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有十四个字,聂耳创造性地把它谱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的自由体乐段。整首歌曲除具有前后一致的昂扬振奋的精神外,还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并在最后两句加以变化再现,造成首尾呼应,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原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部由田汉作故事,夏衍写台本的影片,表现处于深重民族危机下的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从象牙之塔冲出来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义勇军进行曲》是作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的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在影片开头和结束前唱的。歌曲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1935年5月16日 《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它的影写谱,后又灌制了唱片,不久就响遍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的演唱和录制的唱片,更使这首中国人民的战歌载誉世界。聂耳在谱写这首歌曲时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由于歌词是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有十四个字,聂耳创造性地把它谱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的自由体乐段。整首歌曲除具有前后一致的昂扬振奋的精神外,还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并在最后两句加以变化再现,造成首尾呼应,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歌曲。田汉词,聂耳作曲,作于1935年4月,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1935年5月11日初刊于《中华日报》,1935年5月16日《电通画报》第1期刊出影写谱,后灌制唱片,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届全体会议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定为国歌。由6个乐句组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