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阮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87 阮籍

在伦理道德上,强调 “自然”和 “名教”的对立,反对“名教”,鄙弃礼法,认为太初无仁义,社会维持长久,仁义礼制同君主制一起产生,“礼法”、“仁义”都是君主为了 “束缚下民” 而制定的,因而要“越名教而任自然”,把“名教”判定为违背自然的东西,它的根本是维护尊卑上下关系,以仁义道德来粉饰残酷的君主制。主张让人性自然地发展,人与“自然一体”,必须“循自然而性天地”,才能“变化而不伤”。为此要“无执”即“无为”,这样“无欲者自足,空虚者受实”。在道德修养上,提出要注意个人的 “养生”,认为 “性”和“身”是统一的,把“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作为自己的道德理想。为了去掉社会的黑暗,幻想“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的“大人”能“逍遥浮世”,这纯粹是一种主观幻想。


043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当权的司马集团有矛盾。早年蔑视礼教,放浪形骸,后期则“口不臧否人物”。其诗专长五言,有《咏怀》80余首,表现嗟生忧时、苦闷彷徨的心情。又工于文,《大人先生传》、《达庄论》等以老庄思想批判“礼法”。原有集,已散失,后人辑有《阮步兵集》。

阮籍210—263RuanJi

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早年“好书诗”,有“济世志”。但处于魏晋易代之际,政局十分险恶,于是转而崇尚老、庄思想,发言玄远,不涉世事,放浪饮酒,不拘礼法。后违心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任从事中郎、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故后人称之为“阮步兵”。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最后得以免祸而终。
他崇尚玄学,著有《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乐论》等,阐述其哲学观点。散文《大人先生传》受到《庄子》文风影响,塑造了超然独往、与道合一的大人先生形象;讽刺礼法君子如“虱处裈中”尤为生动尖锐。
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五言《咏怀诗》82首为代表作。这些诗不是一时所作,以曲折隐晦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第1首写诗人夜中不寐,“忧思独伤心”;第17首写诗人“独坐空堂上”,思念亲友,都表达了诗人孤寂苦闷的心情。部分讽讥时事的诗,比较隐晦。这些诗忧愤深广,表现出“使气以命诗”(《文心雕龙·才略》)的特色。又多用比兴手法,借用历史故事、典籍载记、神话传说,隐约曲折地表达内容。这种以咏怀为题的抒情组诗形式,对后世作家陶渊明《饮酒》、庾信《拟咏怀》、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也有影响。
陈伯君有《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

阮籍210~263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人,三国时魏国的文学家、思想家,正始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则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曾做过步兵校尉,世人又称他为阮步兵。
阮籍博览群书,尤其精通老、庄的道家哲学。他从小就有很高的志向,希望对社会有所作为。但他生逢乱世,对当时的政治非常反感,不愿意与当权者为伍,于是,就过起了放浪不羁、率性而为的生活。他常年与酒为伴,驾车走到无路可走时,就会坐地而哭。有时他闭门读书,几个月都不出去;有时他登临山水,又好几天都忘了回来。他还擅长长啸,也就是把手指放在口里吹出响亮的声音,魏晋时人以此为雅好。
阮籍襟怀坦荡而又心地淳正,行为虽有怪异之处,却有着很高的道德修养。据 《晋书》 记载,阮籍虽然对社会不满,却从来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在他人身上; 他不喜欢议论人,却又是非分明,对值得尊重的人就青眼相加,对世俗之人便给以白眼。
阮籍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有散文 《达庄论》、《通老论》、《大人先生传》和诗 《咏怀》 80多首。他是建安以来第 一个全力作五言诗的人,而且对后世以咏怀为题的抒情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明代张溥辑有 《阮步兵集》。

阮籍

三国魏名士,玄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好读书,尤喜《老》、《庄》,纵酒谈玄,无视礼法,与嵇康齐名。前期力主“尊卑有分,上下有等”,信儒家之道;后转而杂糅儒道,认为圣人“建天下之位,定尊卑之制”,实为“原阴阳之造,别刚柔之节”,折衷自然与名教。晚年弃儒入道,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主张“法自然而为化”;理想人格为“超世拔群”,“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参见“文学”中的“阮籍”。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为“竹林七贤”之一。好老庄,喜饮酒,善弹琴,蔑视名教,狂放不羁,生当魏晋易代之际,迫于政治高压,后期遂“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以求远祸。主要作品《咏怀诗》82首,愤世疾俗,优生伤时,又多用比兴,诗旨遥深,曲折隐晦。散文《大人先生传》、《达庄论》以老庄思想批判“礼法”,文字辛辣,骈、散间杂,独具特色。原有集十三卷,已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参见“哲学”中的“阮籍”。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王禹的儿子。阮籍本有济世之志,但因处在魏晋交替的黑暗恐怖时代,故“不与世事”,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他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但有时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他为“阮步兵”。其作品大多是抨击封建礼教的虚伪,暴露社会黑暗,表现内心愤世疾俗之情感。其诗多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风格隐晦曲折,给读者以宽广的联想余地,增加了诗篇的含蓄效果。代表作有《咏怀诗》82首,散文《大人先生传》等。有《阮步兵集》流传于世。

阮籍210—263

三国魏名士、玄学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尉氏)人。曾任从事中郎、东平相、步兵校尉等职,故世称“阮步兵”。《晋书·阮籍传》称他“容貌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霸,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对旷达之士“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其纵酒谈玄,蔑视礼法,与嵇康齐名。不满司马氏集团,但善能自保,遇事常酣酒不醒获免,巧于应付,态度谨慎,“发言玄远,不臧否人物”。在政治伦理方面,折衷“自然”与“名教”。早期倾向儒家,肯定名教。认为“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人安其生,情意无哀,谓之乐。”“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乐论》)正始之变后,对“名教”持否定态度。认为“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并将“礼法之士”比为“裈中之虱”,表示要与这些“坐制礼法”的“君子”决裂(见《大人先生传》)。主张返归自然,向往“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害无所避,利无所争”的古代社会。认为完善的人格应是“超世绝群”、“遗俗独往”,无是非善恶之分,这样就可以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同上书)。专长五言诗,所作《咏怀》八十余首,以隐晦的笔调,抒写内心的苦闷,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诗品》),寓意深远。又工文。著作有《通志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阮嗣宗集》亦称《阮步兵集》。

阮籍


阮籍210——263

字嗣宗,三国魏文学家,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为步兵校尉。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有一定的矛盾。蔑视礼教,后期则“口不臧否人物”,常常醉酒,对黑暗现实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他的82首五言《咏怀诗》在表现上多用比兴手法,或用自然事物象征,或用神话游仙暗示,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复杂思想感情。在五言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阮籍的散文,特别是著名的《大人先生传》,流露出倜傥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思想,讽刺了那些礼法之士,比喻生动巧妙,笔锋辛辣之至。


阮籍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瑀之子。司马氏当政时,历任从事郎中、散骑常侍,后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原有集13卷,已散佚。诗今存《咏怀》82首,为其代表作。这些五言诗非一时一地之作,思想内容颇为复杂,既有对个人抱负的抒发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又有对权势利禄和名教礼法的蔑视,其中充满了愤世嫉俗之情。但诗中也呈现出人生无常的虚无主义色彩,夹杂着向往个人解脱、畏祸避世的人生哲学。其诗继承了《庄子》的创作方法,想象丰富,感情激扬;多用比兴、典故,文笔曲折,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另有散文《大人先生传》,骈散相间,语言辛辣,是一篇讽刺性极强的杰作。

阮籍

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生于210年,卒于263年。“竹林七贤”之一。今存五言《咏怀》诗82首;四言《咏怀》诗13首。散文作品有《大人先生传》等。

阮籍210~263

三国魏思想家、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人。建安七子中阮璃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为竹林七贤之一。政治上对司马氏政治集团不满,但态度谨慎。博览群书,尤好《老》 、《庄》 ,纵酒谈玄,蔑视礼法。其 《达庄论》 言 “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 。《通老论》 说:“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主张将 “自然” 和封建等级制度相结合。其诗长于五言,有《咏怀》 诗80余首,辞语隐约,表现了嗟生忧时,苦闷傍徨的心情。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 《阮嗣宗集》 。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