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带模拟试验fanghulindai moni shiyanshelterbelts model simulation experiment
利用缩小了的林带模型研究林带气象效应的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直接观测原型林带气象效应的困难,且容易控制影响林带防护作用的各种因子, 易于迅速地找出防护林带的最优结构指标和最佳配置方案。
为使模型试验的结果与野外原型林带观测结果相似,应特别注意满足下列相似条件:❶几何相似。模型应与原型林带的对应部分的尺寸成比例。
❷运动相似。在试验流动和真实流动中所有相似点处流体质点的速度成比例。
❸动力相似。模型和原型林带对应点上作用着同样的力,力的大小成比例且有相同的边界条件。此外, 有些试验还要求一些特殊的相似条件,如热力相似等。
防护林带模拟试验可以在风洞中或水工流槽内进行,也可以在野外进行。1893年丹麦学者J.伊尔明格就曾在哥本哈根东方煤气厂的风洞里做过障碍物的空气动力学试验。1928年为了解决丹麦石楠荒原社的防护林规划设计问题,他与C.内肯特韦德合作在哥本哈根高等技术学院做了林带模型的风洞试验。1936年发表了试验结果。以后,美国、英国、德国、捷克、日本、中国和苏联等国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试验研究。稍后,瑞士的M.纳格利在空旷地观测了芦苇风障的防风效应,因为风障可以看成野外条件下的林带模型,它与风洞模型试验、原型林带的野外观测相互验证,能够得到实际应用的结果。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现已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