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防治森林病虫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防治森林病虫害危害全省森林的病虫害种类较多,主要的有马尾松毛虫、条毒蛾、小卷蛾、桑天牛、光肩星天牛、大袋蛾及松落针病、叶枯病、泡桐丛枝病等病虫害。近十年来,省和地方各级政府把森林病虫害防治摆上了重要的位置,每年一到防治季节,各级组织积极筹措防治资金、农药、器械和燃油,运用敌杀死、速灭灵、乐果、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相结合,采取飞机超低容量喷雾、人工喷粉或摘除害虫以及根部注射、土壤埋药等方法综合防治森林病虫害。每年防治松毛虫达50至90万亩,使大面积松林处于低虫口不成灾状态,防治大袋蛾等病虫害达130万亩左右,保叶率85%以上。1992年,危害全省森林的主要虫害松毛虫发生面积仅51.4万亩,比1991年下降39.5%;大袋蛾发生面积85万亩,比1991年下降39.3%;主要病害泡桐丛枝病发生面积30. 1万亩,比1991年下降16.60%;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2.3万亩,比1991年下降21.2%。1992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总面积486.8万亩,是80年代初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1087万亩的44.8%,发生面积下降2.2倍。目前全省松毛虫防治率达84.6%,大袋蛾防治率达90%,松材线虫防治率达130.4%。此外还开展林木种子、苗木、木材、竹材等森林植物检疫,有效地保护了森林,控制了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