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云低垂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乌云低垂式古代妇女的一种低发式,发型也是古代妇女们头部的重要装饰,能使其仪容俊美。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发展,妇女的发形经历了从简到繁,又从繁到简的交替变化。低发式一般是编辫下垂,或盘髻于脑后及两侧的发式,是从“披发”演变而来。从殷商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透雕玉女像其发向后披垂,发稍向上卷翘,头发前部正中分逢,或长发拢至脑后,系成一束,类似于现代女性梳的“马尾式”发辫。战国时代的妇女多梳“垂云髻”,其梳法是先将头发缠绕成一团,然后盘旋于脑后,用发笄插固。与“垂云髻”相似的还有“堕马髻”,传说是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孙寿容貌娇美,衣着打扮人时,京都妇人常效仿她的发式衣着,孙寿将发拢结,挽成一长形大椎,在椎中系丝绳,垂于头侧,其发髻如马肚下堕,故名“堕马髻”,此时发式在京都极为盛行,并且历代相承。唐画家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中可以看到,唐代妇女的“堕马髻”发式与宋代“堕马髻”发式略有变异,是平髻下垂多在发髻上加饰小梳、珠宝一类的头饰。到了清朝发髻垂荡在脊背,又回归到汉朝的“堕马髻”发式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