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姆利则惨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阿姆利则惨案Amulize canan英国殖民当局血腥屠杀印度阿姆利则人民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高潮。1919年3月初, 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人民开展反英斗争, 抗议《罗拉特法案》。4月10日,英殖民当局在阿姆利则城逮捕两位著名民族运动活动家。当日, 该市群众举行游行示威, 与军警发生冲突, 并一度控制城市。英殖民当局派戴尔将军指挥军队开进阿姆利则,实行戒严,禁止一切集会。13日,阿姆利则大批锡克教徒在贾连瓦拉·巴格广场举行集会活动。戴尔带领军队包围广场,封锁出口,下令开枪扫射,当场打死370余人,打伤1200余人。阿姆利则惨案激起旁遮普和印度各地更大规模的反英浪潮。 阿姆利则惨案英国殖民统治者屠杀印度人民的事件。因发生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故名。1919年3月,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罗拉特法”,规定殖民当局可以不经起诉就可逮捕、搜查、监视任何印度人,警察有权驱散群众集会和游行示威。这种野蛮法律引起印度人民的强烈不满,抗议浪潮不断出现。4月10日,印度两名著名政治家被当局驱逐出城,激起人民愤怒,3万余群众在市政厅广场示威并转为人民起义。起义者占领了火车站、电报局等地。当晚殖民当局派戴尔准将率军入城。4月13日,2万群众在贾连瓦拉、巴格广场集会,戴尔下令开枪扫射,当场打死379人,伤1200余人。英国殖民者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印度各地人民群众更大规模的反英浪潮。 阿姆利则惨案1919年4月13日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阿姆利则群众的大屠杀事件。1919年3月,英印议会通过罗拉特法案,可以随时逮捕可疑分子。这激起印度人民激烈反对。4月10日,在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市,3万市民上街示威,4月13日,约5万人在阿姆利则市广场集会。下午戴尔率149名英国士兵前往广场,5:15左右下令射击,持续10min,发射子弹1650发。仅据英官方数字,死379人,伤1200人。为此,戴尔受到了英国政府赞扬,并得到2万英镑的奖赏。阿姆利则惨案成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