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陆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32 陆贾约前240—前170

西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常向汉高祖说《诗》、《书》。提出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认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提倡 “行仁义,法先王”。要求统治者 “怀仁仗义”,“推道而治”。力倡儒学,并辅以黄老的 “无为而治”。认为“道莫大于无为”,“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主张“制事者,因其则”。反对“淡于所见,甘于所闻”的重古轻今思想。认为自然之天可以认识,世道盛衰,与自然之天无关,故“天道不改,人道易也”。其思想对汉初政治发生了重要影响。


052 陆贾约前240—约前170

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以客从刘邦定天下,善口辩,常使诸侯为说客。汉朝建立后,出使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招谕赵佗奉汉。官至太中大夫。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认为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汉初政治产生影响。提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认为秦亡是由于虐行则怨积,巩固统治必须提倡道德和教化,把教化和刑罚结合起来使用。高祖崩,吕后执政,以“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之话说陈平,使陈平与周勃团结,除灭诸吕。文帝时,曾再次出使南越。著有《新语》12篇,大旨崇王道,黜霸术,深受高祖赞赏。又有赋3篇已佚。

陆贾

著有《新语》十二篇,赋三篇,已亡佚。参见“哲学”中的“陆贾”。


陆贾

西汉初年政论家、思想家。楚人。官至太中大夫。常为高祖讲述《诗》、《书》。主张实行无为政治,强调“制事因其则”,反对重古轻今,坚持“因世而权行”;主张文武并用,怀仁仗义,握道而治。非薄天命思想,批驳怪异邪变之说;认为世道之盛衰,“乃国君所取之”,非天意之所为。承认自然之天可以为人认识。著作有《新语》,另有赋三篇,今已佚。参见“文学”中的“陆贾”。

陆贾约前240—前170

西汉初政论家、思想家。楚人。曾协助刘邦打天下,建立西汉王朝后任太中大夫,是汉高祖重要谋臣。高祖死后,吕后掌权时,他称病免职家居,其间曾为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人出谋划策,诛除诸吕。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又出任太中大夫。陆贾常去诸侯国当说客,在高祖和文帝时,先后两次出使南越,成功地说服了赵佗归汉。据《史记》记载,他常向高祖说《诗》、《书》,提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郦生陆贾列传》),提倡“行仁义,法先王”,要求统治者“怀仁仗义”,“握道而治”(《新语·道基》)。强调无为政治,“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新语·无为》)。在伦理思想上,陆贾兼综道儒两家,既要道家的“无为”,又要儒家的“仁义”,行“仁义”的表现就是“无为”,反映了西汉初年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和特征。现存著作有《新语》12篇。

陆贾生卒年不详

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有口辩,从刘邦定天下,居左右,常出使诸侯做说客,官至太中大夫。力主提倡儒学,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做为巩固政权的工具。刘邦命他:“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贾著12篇,刘邦皆称善,称其书为《新语》。今存《新语》为后人所托。陆贾又能赋,有赋3篇,已佚。


陆贾

陆贾

汉初大臣、政论家、外交家。楚人。从汉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辩,常使诸侯。西汉初,奉命出使南越,说服其王尉佗称臣奉汉约,因被拜官太中大夫。他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汉书·陆贾传》)意即用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工具。这些对汉初政治曾发生重要影响。汉高祖让他“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同上引)。他共撰写了十二篇。史称:“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同上引)。所著书名叫《新语》。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他自度不能争,乃病免,居好畤(今陕西乾县东)。及吕后王诸吕,危刘氏,他为丞相陈平计,令其与太尉周勃深结交,做到将相和,并周游汉廷公卿间,对诛灭诸吕,迎立文帝做出很大贡献。孝文帝时,再次出使南越,令尉佗去黄屋称制等天子之仪,以诸侯事汉。后以寿终。所著另有赋三篇,今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