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陇头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陇头吟

唐王维的乐府诗。《陇头吟》,乐府古题。题一作《边情》。诗曰: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一、二两句写长安的游侠少年夜观主兵象的太白 (金星),表现他们立边功的愿望。三、四两句写服役陇上的军人夜吹笛,大约在抒发思乡行役之苦。以下四句写关西老将,身经百战,部下副将都封了万户侯,而他却忧愁,流泪。显然,他未得到应有的封赏。末二句以苏武才做了个典属国的官职为喻,说明赏不当功。这里表现了有功老将得不到封赏的愤慨。


陇头吟

唐翁绶的七言律诗。陇头,即陇山。原诗是: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马嘶斜月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横行俱是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陇水,泛指陇上流水; *楼兰,西汉时西域城国,在今新疆罗布泊一带,这里代指西北反唐王朝的民族。未央,西汉长安宫殿名,这里代指唐王朝。诗中反映了唐代末年河陇一带战事及征人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不能平定的忧虑,讽刺了“横行”的“封侯者”不图杀敌报国的劣行。


陇头吟

明朱诚咏的乐府诗。《陇头吟》,即《陇头水》,汉横吹曲名,《三秦记》载: “陇坻,其阪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谓 ‘陇头水’ 也。”原诗云: “万里奔驰陇头水,日夜呜呜乱人耳。黄沙白草两茫茫,怕听水声愁欲死。一从结发戍凉州,铁甲磨穿已秃头。儿孙养得解胡语,不如陇水解东流。”凉州,明洪武初治凉州卫,治所在甘肃武威。诗写戍边人的忧愁,其中的景物描写衬托征人的哀怨; 而“陇水解东流”更表现了征人思归的心情。


陇头吟

明陈子龙的乐府诗: “凉州城外秋原高,日落黄河风怒号。胡儿沙中射雕鹗,汉家陇上开旌旄。自弃敦煌人内徙,孤边摇摇千余里。持节未解诸羌争,道傍半筑单于垒。材官扼塞尚不足,今年转战几人死。忽闻关西盗纵横,军书又调凉州兵。”凉州,明代凉州卫,治所甘肃武威。单于垒,匈奴所筑堡垒;此指少数民族为战斗而修的工事。材官,勇武之卒。诗中反映了明末西北的战乱,表现了作者的忧边之情。


陇头吟

明陈子龙的七言古诗: “陇坂迢遥天咫尺,陇树微茫映沙石。陇头流水声潺湲,陇上明星照行客。哀湍古道危陂陀,西入洮河东渭河。夜发虎符屯枹罕,晨持龙节过朝那。旌竿半压天山雪,百尺层冰马蹄折。乱醮驼酥不醉人,三袭狐裘冷如铁。莫说营平老种田,班生白首未归年。羌笛纷纷花落尽,春风终不到祁连。”陇坂,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陕甘交界一带。陂陀,倾斜,陡。袍(fu)罕,地名,在今甘肃临夏市。朝那,县名,故治在今甘肃灵台县。营平,指西汉营平侯*赵充国,年70余,犹驰马金城破敌,罢兵后屯田。班生,汉将*班超。在西域31年,直至永元十四年(102)去世前才回洛阳。祁连,*祁连山。诗中描写西北环境的艰苦,表现了对戍边将士的同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