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73 陈赓1903—1961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湖南湘乡人。1916年入湘军当兵。毕业于黄埔军校。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0年后,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参谋长。1932年在胡山集战斗中负重伤,被秘密送上海治疗,此时会见了鲁迅先生,讲述苏区革命斗争情况。在上海被捕,痛斥蒋介石的劝降。1933年出狱后,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第一步兵学校校长。长征中任红军干部团团长,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突破乌江,二打遵义,抢渡金沙江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和太岳军区司令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指挥所部进行了同蒲路中段、吕梁等战役。率太岳兵团挺进豫西,创建豫鄂陕根据地,参加了洛阳、郑州、淮海等战役,歼敌70余万人。建国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兼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抗美援朝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1961年在上海病逝。

陈赓1903—1961

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后留校任连长。1926年赴苏学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12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参加了长征。指挥过红军突破乌江、二打遵义、抢渡金沙江、大渡河、东征、西征、直罗镇,娘子关之战、七亘村之战、沁源围困战等著名作战。解放战争时期率领所部转战晋、豫、陕、鄂、皖、苏、赣、闽、湘、粤、桂、云、贵、川、西康等15省,解放城市206座。毕生为我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胜利,我军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陈赓

见“军事”中的“陈赓”。

陈赓1903~1961

原名庶康。湘乡人。1922年加入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6年秋,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出席中共“五大”,旋随周恩来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起,在上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情报工作。1931年到鄂豫皖苏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四方面军参谋长。后历任八路军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太岳纵队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陈赓1903—1961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原名陈庶康,字传瑾。湘乡人。192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毕业后留任第二期入伍生连连长、第三期本科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军、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和平定刘、杨叛乱的战斗。英勇善战,曾代理师长指挥作战。1926年9月赴苏联学习,次年2月回国后,任唐生智部警卫团特务营营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潮汕战役伤重往上海治疗。1931年10月,赴鄂豫皖根据地工作,任红四军十三师三十八团团长、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第四次反 “围剿”作战中负伤后赴上海治疗,曾向鲁迅介绍鄂豫皖红军斗争事迹。后被叛徒出卖遭捕押往南京,经宋庆龄等营救出狱。1933年6月赴江西任红军彭杨步兵学校校长。后任红军干部团团长,参加长征。至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第十三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等职。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诸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纵队司令员。参与领导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曾率部南渡黄河,进军豫西,开辟豫陕鄂解放区,配合刘邓、陈粟大军,恢复和扩大了中原解放区。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了滇南战役。1950年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主席,4月改任云南军区司令员。应越南民主共和国邀请,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取得边界战役胜利。1951年春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6月任志愿军副司令员。7月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1955年后历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1961年3月16日病逝于上海。军事著述有《作战经验总结》等。

陈赓

中国军事家。大将。1903年2月27日生,1961年3月16日去世。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1926年到苏联学习。参加南昌起义(1927)。后任红军第13师第38团团长,第12师师长。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云南省政府主席。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副总参谋长、代理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