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陔余丛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陔余丛考笔记。清赵翼(1727—1814)撰。四十三卷。翼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翼有《瓯北诗钞》已著录。是书为作者自黔西乞归后所作,因其为循陔(奉养父母)时所辑,故名。全书五十三万八千字。编次以类相从。内容分论经义、论史学、杂论掌故、论文艺、论纪年、论官制、论科举、论风俗名义、论丧礼、考器惕、论术数及神佛、论称谓、论杂考记等十四类。包罗之广,不下于《日知录》。其中论史学、掌故典制、艺文部分为书中之精华。 其关于风俗、名物考辨部分,有些条目能综贯各种引证,详述源流演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杂考类,如“木柿布”引于宋末元初(卷三十),摺扇起于宋金之际(卷三十三)以及八仙的传说(卷三十四)亦可为研究古代生产、文化、小说的佐证。有《鸥北全集》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湛贻堂刊本,一九六三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陔余丛考书名。清赵翼撰。四十三卷。为作者从黔西罢官后之读书笔记。赵氏读书有所得即札记别纸,以其为“循陔”时所辑,故名。全书编次以类相从,依次为:论经义、论史学、论掌故、论艺文、论纪年、论官制、论科举、论风俗、论丧礼、论器物、论术数神佛、论称谓、杂考。于史学、典制、风俗之考证,颇能综贯异说,考竟源流,对文史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对科举之论述考证,共二卷,而称谓部分(三卷)亦多属科场称谓。其内容包括了从唐至清科举制度的众多方面,如《棘闱》、《殿试》、《科举分南北》、《乡闱用京官主试》、《科场给烛》、《十八房》、《程文闱墨》、《科场回避亲族》、《制科题目》、《关节》、《帖括、策括》等考证论述都为今人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帮助。有1990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校点本。 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清赵翼 (1727—1814)(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撰。此书为作者从黔西罢官以后的读书札记,过了十余年,方始刊行,因为是 “循陔”时所辑,故名为《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则以类相从。第一至四卷论经义,五至十五卷论史学,十六至二十一卷杂论掌故,二十二至二十四卷论艺文,二十五卷论纪年,二十六、二十七卷论官制,二十八、二十九卷论科举,三十、三十一卷论风俗名义,三十二卷论丧礼,三十三卷论器物,三十四、三十五卷论术数及神佛,三十六至三十八卷论称谓,三十九至四十三卷是杂考证。每卷含若干篇,每篇之首均列标题,共八百九十二篇,约五十三万字。此书用以经证经、以史证史的方法,考证论定,内容颇为广泛。因作者精于词章与史学,故在书中论史学、艺文及谈掌故、典制,多有精到见解。三十卷以后,虽不免失于琐细,但对于典章制度、风俗名物的考证,颇能综贯异说,明辨源流,作为研究资料看待,仍有较大参考价值。有乾隆五十五年(1790)湛贻堂刻本,后收入《瓯北全集》。还有1957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1963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