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陕西天文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18 陕西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下属天文研究机构。1966年筹建,台部设陕西省西安市东郊临潼县(东经109°33′,北纬34°57′,海拔497米)。附近设有天文观测站和长、短波授时台。主要从事时间、频率和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开展纬度、原子时、协调世界时、高精度时间同步、天文常数和星表等研究。主要仪器设备有氢钟、铯钟、光电等高仪、光电中星仪、人造卫星多普勒测速仪、光学跟踪经纬仪等。常年以短波呼号BPM、长波呼号BPL,向全国全世界发播频信号,还以卫星、电视、广播等方式提供时间服务。出版物有《陕西天文台台刊》。 陕西天文台中国天文机构。在西安骊山脚下。观测站位于109°33′E,34°57′N,高程497m。成立于1966年。有口径15cm、焦距80cm的光学跟踪经纬仪。 陕西天文台陕西天文台筹建于1966年3月,筹建工作由中科院西北分院和上海天文台负责,称“三二六工程”,地点在陕西蒲城。1970年12月中科院命名“三二六工程”为陕西天文台。翌年7月,决定在陕台增设长波授时台,1972年中科院把正在筹建的天文台称“三二六二工程”。1973年6月将长波授时台与陕台合并,仍命名为陕西天文台,同年12月,陕台选址工作完成。1980年11月陕台时间频率基准及天文观测、科研工作区搬到西安临潼县书院东路,短、长波发射电台及附属部分设在蒲城县,称陕台二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