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学士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陶学士集诗文集。明陶安(1315—1371)撰。二十卷。安字主敬,当涂(今属安徽)人。元至正初举乡试,曾从师李习。官明道书院山长。太祖渡江,安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善之,留参幕府,授左员外郎。洪武初命知制诰,兼修国史,以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其学尤长于易,据说筮验若神。福王时追谥文宪。是集凡十六万二千余字。卷首有目录。正文含古诗二卷,律诗五卷,绝句二卷,歌、赋、词一卷,序四卷,引一卷,记二卷,说一卷墓铭、行状、哀辞、圹志等一卷,杂文一卷。安以儒臣称著,明初《分祭南北郊》、《四代各一庙》之制皆定于安,又刑律亦安所裁。然集中均不载,而送人之序却居其半。安于当时声价仅亚于宋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学术深醇,其词皆平正典实,有先正遗风”。有《四库全书》本。 陶学士集二十卷。明陶安 (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 (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年 (1368)命为知制诰,兼修国史,官至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著有《辞达集》、《知新近稿》、《黄岗寓稿》、《鹤沙小记》、《江行杂咏》等。后合为《陶学士集》二十卷。此书分体编次,收所作词、赋共为十卷;其文亦为十卷,而送人之序引居其半。人人以得其赠言为荣,故求之者多,可见其文名之盛;同时安还以儒臣司著作,于郊社、宋朝典礼,皆有奏议。如明初分祭南北郊,及四代各一庙之制,皆定于安,刑律亦安所裁定。然集中均不载此类之文,殆以朝廷公牍,同署者并非一人,故不复列入私集。世人言祝寿之序,自归有光始入集。考此集已有二篇,则此种作法非自归有光始也。陶安声价亚于宋濂,然学术深醇,其词皆平正典实,有先正遗风。一代开国之初,应运而生者,其气象固终不侔。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