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9 陶鬲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炊器。其形状为侈口 (即口沿外倾),下部有三个中空如袋的足,足内可容水,三足分立,下可燃火,便于炊煮加热。还有腹足相连,腹部分长颈、短颈、双耳、单耳和无耳等多种器形。一般容器上有细条状印纹。陶鬲与铜鬲并存于商周时期,汉以后逐渐消失。 陶鬲沈阳新乐遗址上层出土炊具。高52、口径47厘米。夹砂红褐陶质,大口圆唇,直腹宽裆,裆下3足,足上部略呈囊足,下部为实足。腹壁中部饰有四个斜向桥状耳。造形粗犷厚重,是辽沈地区最大的陶鬲。参见“新乐遗址”、“新乐文化”。 陶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