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隆中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隆中对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造访,三顾茅庐,终于相见。诸葛亮提出占据荆、益二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江东孙权,整顿内政,伺机北伐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氏王朝。隆中对策对蜀国政治和军事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隆中对》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晋陈寿撰。本篇写刘备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时,两人对时事的分析探讨。文章虽不失史家笔法,但又非一般史笔可比,其写人叙事,显示出浓厚的文学意味。文章基本由两人的对话组成,一问一答,此起彼伏,饶有波澜,非但声势夺人,即人物个性特征,亦呼之欲出。如写刘备:“屏人曰:‘……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识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里面,既有落魄者的自怜,也有败北者的哀叹,既有志大者的高傲,也有求贤者的卑微。总之,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与刘备复杂的身份相合。与刘备相比,诸葛亮的形象则更为鲜明,在那一大段纵横捭阖的议论中,一代名臣的深谋远虑,初出茅庐者的踌躇满志,遭遇知己者的兴奋,都历历如现。正如宋叶适所说:“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缘饰耳,要终胜固也。”读了此文后,我们只能说:此语不虚!

隆中对

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发展谋略。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年),刘备三次造访隐居于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的诸葛亮,请教兴复汉室的大计。诸葛亮提出占据荆、益两州 (约当于今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五省及周邻部分地区),安抚西南各民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以期统一天下,恢复汉室的策略。不仅预见到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且制定出如何结束这种局面的战略部署。史称 “隆中对”。后来刘备大体照此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诸葛亮亦循此与孙吴重修友好,加强同南中的联系,并进行五次北伐。

隆中对

三国蜀诸葛亮作。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前往拜见,诸葛亮纵论天下大事,精辟地向刘备说明了他在隆中长期精心筹划的统一全国的计策。他提出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东吴,整顿内政,伺机从荆、益二路北伐曹魏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史称《隆中对》。也叫《草庐对》。后来刘备依据这个计划,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诸葛亮继续加强与孙吴的联合,改善对西南边疆各族的关系,进行了六次伐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