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集约栽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集约栽培intensive culture

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经营果园的一种方式。采用优良品种新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以获取单位面积上最佳效益。
20世纪30年代起, 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土地资源所限, 劳力费用昂贵, 为提高土地报酬率, 而寻求缩小果园面积,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的途径, 果树生产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生产发展。日本从1966年至1974年, 苹果栽培面积由7万公顷减至5万公顷, 但产量仍维持在100万吨左右; 法国葡萄生产面积,1968年比1953年减少7%, 但产量反而增加8%。
基本特征 主要有: ❶严格按区域化栽植。选择最适宜的果树树种、品种和砧木, 以及最佳砧穗组合,以便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条件,获得最佳产品。根据市场变化趋势, 考虑品种的更新换代, 以谋求持续的商品价值。
❷重视果园土壤改良和基本建设。建园前,深耕土壤, 施入牧草或其他有机质肥料, 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修建永久性的排灌设施,以加速幼树生长,提早投产。
❸管理科学化, 技术标准化。苗木要求规格一致, 不带病毒; 栽植方式和密度按规划的数量指标; 施肥根据叶分析的结果; 灌溉则以土壤含水量及果树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指标为准; 留果量, 采收期也按严格指标确定。
❹采用最新技术措施。如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生长、花芽分化、成熟等过程; 土壤管理方面实行行间生草、株间除草免耕, 应用复合及长效颗粒肥料, 利用航天摄影图片判读监测果树病虫害的消长; 温室栽培时, 则采用增加CO2等手段,以提高光合作用。
❺机械化程度高。为节约劳力和保证技术措施按标准实施,除生食鲜果的疏果和采收外,在栽植、中耕、灌溉、除草、喷药、防霜冻等多方面实行机械化, 部分修剪及干果采收, 也开始以机械代替人工。
❻采收、分级、包装及贮运过程实行一体化,减少果实中转过程中的损耗, 确保果实商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经营方式 包括: ❶田间生产采取矮化栽培, 实行宽行密植,行间生草, 株间免耕, 提高机械化水平;
❷保护栽培则采用植株矮小, 多次结果, 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 在生态条件严酷的地区, 常采用温室栽培或匍匐栽培等方式(见保护地栽培);
❸无土栽培是集约栽培的高级形式, 以砂、珍珠岩等为基质或行水培。除草莓外, 北欧诸国用以栽培桃树。
集约栽培是果树生产从传统农业走向企业化生产,实行系列化生产的重要一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集约化果园也将日益普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