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雍今陕西凤翔县县南,秦国都城。秦德公时,曾以此为都,至献公徙都栎阳 (今陕西临潼北)。十六国时,雍为前秦都。自太元十年 (368) 至太元十九年,历时九年。唐至德二年 (757),改名凤翔,凤翔为唐五都之一,称西都。五代十国时,自开平元年 (907) 至同光元年 (923) 的17年间,凤翔为李贞茂所建歧国之都。 雍古城,县名。在陕西省凤翔县城南,雍水之北,纸坊河以西的黄土台原上。雍城北频雍山,东趋周原,西接甘陇,南经宝鸡抵达汉中、巴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雍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方向北偏14°,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总面积约10.56平方公里。西城垣保存较好,长3200米、宽4.3~15米、残高1.65~2.05米。《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郑宫……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城栎阳。”从秦德公元年到秦献公二年这二百九十余年间,雍城是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历十九代君公,筑有规模巨大的城垣,壮丽宏伟的宫殿,成为当时全国发达的城市之一。秦孝公时设雍县。汉亦为雍县,县治即今秦雍城内西南角南古城。《魏书·地形志》岐州,平秦郡,皆治雍城镇。岐州太和十一(公元487年)年置,平秦郡太延二年(公元436年)置。《元和郡县志》凤翔府:“后魏太武帝于今州理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为岐州,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于州城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今理(今风翔县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分雍县置凤翔县。” 雍据《尚书·禹贡》所载,为古九州之一,虽然历来对此说法不一,但历史上称关中为雍者居多。《雍录》、《雍大记》等,雍者均指关中地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