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预算
所谓零基法预算是指政府在编制预算时,一切从零开始,对原有的各项开支项目重新进行核定,不是停留在修改上一年度预算或审查新增部分上。政府各部门必须每年重新核定每项工作,测算不同项目所需的资金。
零基预算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政府各职能部门提出目标。对所有可能的项目进行评估并判断它们的优点。然后,按重要性排队,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出预算方案。最后进行一揽子决策,即在各级次上横向进行评估,以递减规律排列。成本一收益分析是零基预算的基本工具。
推行零基预算有利于节约资金。按传统预算方法,如果分配给某些部门的资金在本年度内用不完,不能结转下一年度,所以,部门不考虑是否浪费资金,只考虑在预算期内如何把钱花光。而零基预算则强调一切从计划的起点开始,把本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花钱不当或方法不妥的地方统统暴露出来,尽可能找到更好的、更节省的替代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零基预算程序是从微观到综合。零基预算的程序和通常的预算程序不同。通常的预算程序是先决定支出总量,然后在各种用途中进行分配、平衡。而零基预算则对各种可能的支出项目进行评估,且判断它们的优点以后排队,然后在此基础上综合平衡预算。
零基预算有利于终止无效项目。通常的决策是渐进的,即承认上年预算决策的既成事实。但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当原先批准且延续的支出项目的原始需求已经消失,或者当原先的支出且延续至今的项目已经变得无效时,根据零基预算法就可以及时予以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