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霜冻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霜冻shuangdongfrost injury生长季节里因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 而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与气象学中的霜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 前者与作物受害联系在一起, 后者仅仅是一种天气现象 (白霜)。发生霜冻时,如空气中水汽含量少, 就可能不会出现白霜。出现白霜时, 有的作物也不发生霜冻。 主要作物霜冻指标表(℃)
防御措施 ❶根据作物种类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播期,以避开霜冻害。如不抗霜冻的多年生作物,就要种在不出现霜冻或危险性最小的地区。即充分利用地区农业地形气候的有利条件,合理配置作物和品种。对于一年生春播作物来说,无霜冻期长的地区可以选用晚熟品种,无霜冻期短的地区就应该选用早熟品种,并掌握适宜的播种期,使作物在终霜冻后出苗,初霜冻前成熟,做到既能躲过终霜冻,又能避开初霜冻。 ❷灵活应用栽培措施,预防霜冻。如果预计作物在初霜冻来临前难以成熟,就要减少追肥的数量,防止贪青晚熟,或喷洒乙烯利等促熟化学药物,也可以通过打老叶、切断部分侧根的办法,促进成熟。此外,如精耕细作, 改良土壤, 提高地力, 合理施肥等也是防御霜冻的有效措施。 ❸灌水防霜, 即在霜冻发生前进行灌溉, 以减慢降温速度,可推迟或阻止霜冻发生。 ❹喷水防霜, 当作物体温降到接近受害温度时开始喷洒细小水滴, 水冻结成冰时可释放大量潜热, 使植株体温不至于降到受害的程度。 ❺吹风防霜, 即在晴朗静风的夜间, 近地气层从地面向上温度逐渐升高, 用电扇或鼓风机等把上层暖空气吹到作物层, 可提高温度, 防止霜冻。 ❻熏烟防霜, 霜冻即将出现时点燃发烟物, 使烟堆放热, 烟雾成幕, 有减慢降温的作用。 ❼覆盖防霜, 如预报当夜有霜冻时, 可用土壤、草、瓦盆、塑料布等覆盖作物小苗。 ❽加热防霜, 燃烧重油等以提高温度, 防止霜冻。采取一些根本性措施如兴修水利, 种植防护林带, 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等能起到改善农田小气候,因而具有一定的防御霜冻的作用见无霜冻期)。 霜冻植物在冷暖过渡季节因周围气温短时间降到0℃或以下而遭受冻害的现象。出现霜冻时不一定有霜。防止霜冻的方法很多,例如,熏烟、灌水、覆盖或喷洒化学药剂,但必须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 霜冻shuɑnɡdonɡ由于南北地形地貌差异明显,霜期长短差别较大。北部五县霜期为178天~197天,地势较高的山区,霜期达200天以上,最长可达221天(长武);南部八县市区霜期较短,平均为143天~162天。霜冻的初终日期很不稳定,南部八县市区早霜最早出现日期在9月底到10月上旬,最晚出现在11月中旬末到下旬;最早在2月中旬结束,最晚在4月下旬结束。北部五县早霜最早出现日期在9月下旬,最晚出现在11月中旬;最早在4月中旬结束,最晚在5月初结束。初霜危害轻,终霜危害重,终霜出现越晚,危害越严重。境内霜冻多为西北路径或偏北路径的冷空气入侵造成的。西北路径是冷空气经新疆—河西走廊入侵;偏北路径是冷空气经西伯利亚—蒙古入侵。 霜冻农作物或果树在生长时期内遭受0℃左右低温冻害的自然现象。四川的霜冻分为初霜和终霜,地区分布以川西北高原地区最广泛。该区海拔高,全年有霜日数达100天以上,其中北部可达200天~300天,为四川霜日最多地区。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也有霜冻危害。50年代以来,四川出现较大霜冻年份有1963年~1964年、1966年~1967年、1971年、1976年~1977年、1980年和1991年等。霜冻是川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阿坝县1966年6月的霜冻,洋芋损失达90%,甘孜、德格、新龙和色达县1980年6月的霜冻也造成洋芋无收。 霜冻气象灾害。按出现时期分为早霜冻和晚霜冻,天水的霜冻危害主要是春季晚霜冻。晚霜冻较多出现在3月下旬至5月份。早霜冻张家川、清水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中旬初,其他县区在10月中旬末至10月下旬。霜冻使初春和晚秋的农作物遭到低温冻害。 霜冻春、秋季节气温变化不稳定,在零度或以下使作物受到冻害,称之霜冻。霜冻指标一般以日最低温作指标。因地区、季节、作物和发育期,以及作物品种抗冻能力而异。终霜北疆于4月下旬,南疆于3月下旬。初霜冻北疆于10月初,南疆于10月下旬。 霜冻甘肃省气候干燥, 有时不出现白霜但仍有冻害,故以日最低气温≤0℃为霜冻的指标。它是甘肃春、秋两季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之一。秋季早霜冻开始的时间,北部早、南部迟。同一纬度,高原、高山早于河川、谷地和平地。甘南高原早霜冻开始的时间在8月中旬,是出现最早的地区;河西走廊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 陇中和陇东分别在10月上旬至下旬; 陇南北部和南部分别在10月下旬和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是甘肃早霜冻开始最迟的地区。春季晚霜冻结束的时间,南部早,北部迟,河川谷地早,高原、高山迟。河西走廊、陇中、陇东在4月中、下旬; 陇南南部在2月下旬, 是晚霜冻结束最早的地区;陇南北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甘南高原在7月上旬,是晚霜冻结束最迟的地区。早霜冻主要危害秋作物的正常灌浆和成熟。如1972年9月2日和3日的霜冻,是40年来最早的一次,大部分地方的地面温度下降到-2℃~3℃,使河西、陇东大部分地方的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秋作物受害较重,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晚霜冻主要危害小麦的拔节, 棉花、玉米、胡麻、蔬菜等作物的幼苗,果树的花芽及幼果。 霜冻气温下降而使农作物受害,可以出现白霜,也可以不出现白霜。农作物遭受霜冻危害的温度,因作物而不同,一般气温不必在0℃以下(有的则要0℃以下)。例如:橡胶、柑橘等夜间草温5℃以下就发生霜冻危害;而北方小麦苗期-7℃以下,玉米成熟期-2~-3℃以下才发生霜冻危害。防霜办法主要有7种:❶熏烟;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