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瓷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青瓷羊1958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三国时期吴墓中出土,高23.4厘米,长32厘米,四肢卷伏腹下作卧伏状,体态肥壮,昂首张口,仿佛正咩咩嘶叫,神态温顺、安祥。形体塑造端庄、圆浑,以椭圆形为主体,轮廓线皆由曲线构成,体面转折自然、变化微妙。躯体前、后刻画出流畅的曲线结构,与下肢衔接巧妙,尤其是后部的曲线旋转优美,有较强的装饰性。头部刻画最为精致,羊角卷曲绕于耳前,双目鼓凸,用细线刻画眼圈、耳根和头部结构,鼻雕成二个细镂孔,口内还露出上挑的舌头,可见作者用心之细。羊脊刻画分披的长毛,线条挺拔、劲利,腹部两侧刻有双翼,表明作者所塑造的并非现实中的羊,而是传说中理想化的神兽形象。臀部上端贴有短尾,头顶有圆孔。通体施青釉,匀净无暇,光泽温润,更显示出造型的和谐、完美,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与这件青瓷羊 一起在墓中沉睡 一千多年也同时被发现的还有 一件甘露元年青瓷熊灯,但论造型之优美和保存之完好,尤其是釉色之精美,这件青瓷羊确是后者不可比拟的,它甚至可以与唐宋青瓷相媲美。有关青瓷羊的用途,多数研究者认为是烛台,其头顶的圆孔可以插蜡烛。也有人考证这类动物造型的瓷器是用作祭祀和宴饮的酒器,可称为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青瓷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