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瓷褐斑盖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青瓷褐斑盖钵东晋时期瓯窑瓷器,1970年江苏省南京市象山东晋大家族王氏七号墓中出土。通高十二点六厘米,口径十二厘米。敛口,鼓腹,平底。伞状盖,盖顶为宝珠状纽,以盖钮为中心,装饰十字形褐色斑点,器腹外壁中腰亦有一周呈联珠纹的褐斑装饰。黄白色胎,草绿色釉,开细纹片,釉色莹润。整个盖钵造型典雅,装饰朴素大方。温州古属瓯越地,史称“东瓯”。其瓷窑称瓯窑,为我国著名窑系之一,也是青瓷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创烧于东汉,结束于元,制瓷历史长达一千多年。瓯窑的褐彩装饰丰富绚丽,变化多姿,颇具地方特色。瓯窑褐彩主要装饰形式有:❶在器物的口沿、肩腹和盖面上点饰一圈或数圈褐彩; 在器物盖面上以钮为起点,向外点饰四条褐彩线呈十字形,在器物腹部点彩组成连续菱形图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