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85 青花

中国瓷器的名贵品种。属釉下彩品种之一,也称“白釉蓝花。”青花瓷原料据记载有:苏泥勃青、陂塘青、平等青、回青、珠明料等。制作工艺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坯胎上绘画,然后罩上透明釉,经1300℃高温焙烧而成。白蓝相映,色彩恬静素雅。从宋到清,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只因原料不同,各代制品的色泽也各具特色。大体上是元代青花多灰暗不鲜,明初青花凝重浓艳,中期清新淡雅,晚期蓝中泛紫,清初层次分明,晶莹透体。有明青花瓷“首推宣德”、清“推康熙为首”之说。

青花

陶瓷装饰传统技法的一种。属釉下彩的代表,以景德镇的作品为最多、最典型。青花是用含钴为主的颜料绘制在坯面上,再施以透明釉,经1300℃左右的高温烧成,在釉下透出青蓝颜色的纹饰,清新明快。青花瓷器在元代时景德镇已大量烧制,明、清两代又有新的发展,每个时期都有特点,最著名的有:笔墨酣畅的宣德青花,典雅飘逸的成化青花,勾染成趣的康熙青花,结构严谨的雍正青花。青花装饰虽为单色,但由于把线描和渲染结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民间青花的写意笔法,更是意趣深远,并对写意画产生影响。青花瓷器不仅用于日常使用,可以避免花纹磨损,而且可以绘制出艺术性很高的美术瓷,应用范围比较宽。

青花Qinghua

瓷器装饰的传统工艺技法之一,也是青花瓷器的简称,属于釉下彩的代表,以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为最多也最为典型。青花装饰是用含钴为主要成分的颜料绘制在坯体表面,然后再施以透明釉,经1 300℃左右的高温烧成,在釉下透出青蓝颜色的纹样,风格清新明快。关于青花瓷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巩县窑,但大规模成熟的生产则始于元代景德镇,至明、清两代极为繁盛,并不断有新的发展,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最著名的有: 笔墨酣畅的宣德青花,典雅飘逸的成化青花,勾染成趣的康熙青花,结构严谨的雍正青花。青花瓷器装饰虽然是单色彩的,但由于把线描和渲染结合在一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民间青花的写意笔法,更是意趣深远,并对写意画产生影响。青花瓷器不仅是日常使用品,而且也是艺术性很高的艺术品,并且具有花纹装饰不怕磨损的优点,应用范围比较广。明代以后生产青花瓷器的尚有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山东等地。

青花茶具

青花

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已成型的坯体上绘画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入窑经1200℃以上高温一次烧成。青花的烧制在元代趋于成熟,并迅速得到推广,成为明清以来瓷器的主流。青花蓝白相映,色调明快,呈色稳定,对烧成气氛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成品率较高。加之不受酸碱腐蚀,久不变色,在日用瓷上得到普遍应用。青花的主要产地是江西景德镇。

青花

釉下彩的一种。是用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为原料,在白瓷器的胎体上直接绘画,再罩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其特点是只使用一种颜色,一次烧成,工序较简便。青花呈色稳定,永不褪脱。白地青花,明净素雅,深受人们欢迎。一般认为成熟的青花瓷器是元代后期景德镇所烧造,亦有资料说浙江出土过宋代青花瓷片,扬州出土了唐代青花瓷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