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弦之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韦弦之喻指配物类德,补接不足,以成为道德完善之人。此典故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观行》,后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率性》、《谴告》。“西门豹急,佩韦以有缓;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备之人。能纳韦弦之教,补接不足,则豹、安于之名,可得参也。”(《率性》)西门豹、董安于佩带皮韦、弓弦告诫自己,克制自己性情太急或太缓,最后成为品性完备之人。说明人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可以改变不良品性,使自己的道德品质趋于完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