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韩滉723—787唐代画家。字太冲,长安(今西安)人。开元名相韩休之子。代宗大历年间,官尚书右丞、户部侍郎、判度支。德宗时,由浙江东西观察使转任镇海节度使。贞元元年(785),官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后拜金紫光禄大夫,封晋国公。政治上对国家财政的整理、运河漕运的保卫以及平定藩镇叛乱等,都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书法上深得张旭笔势。绘画上师法南朝的陆探微,擅长人物及乡村风俗,尤以画牛、羊、驴等家畜为精。有*《五牛图》、*《文苑图》等作品传世,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391 韩滉723—787字太冲。唐代政治家、画家。长安(今西安)人。德宗朝宰相,封“晋国公”。曾参加平定藩镇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居处节俭,性强直,好鼓琴,工书画,得张旭笔法,所画远师陆探微,擅人物及田家风俗,写牛、羊、驴等尤佳,存世之作《五牛图》(有专条,藏故宫博物院),元赵孟頫赞曰:“神气磊落,希世名笔。” 韩滉723—787字太冲,长安人。中唐政治家、画家。官止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书,得张旭笔法。善画人物、田家风俗,牛羊最佳。北宋末御府藏其作品36件,内容有人物、民俗生活、畜兽。今存《五牛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我国至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纸画。着色画五牛的不同姿态,生动传神,用笔粗放有力,结构准确。另一幅有赵佶题字的《文苑图》是否韩滉所作,尚有争议。 韩滉Hanhuang唐画家。长安人。德宗贞元初,任右丞相。擅画“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他的作品以描写农村生活风俗为特点,尤善画牛,存世作品《五牛图》画的是五头各具特色的牛,或俯首吃草,或翘首仰望,或回顾舐舌,或缓步迟行。通过对它们各自不同面貌的描绘,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在手法上,韩滉抓住牛的共性:强健、沉稳而又行动迟缓,在笔法上用粗放、凝重而略显滞拙的线条勾画牛的形体和筋骨。同时还十分精心地刻画了牛的眼睛,使牛显得健壮而有生气。比例、透视关系也处理得很好,结构相当准确。 五牛图 韩滉 韩滉723—787唐朝画家。字太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擅长画人物及农家风格景物,马、牛、羊等动物。所绘《五牛图》笔墨简劲,粗犷准确、色调自然、形象逼真,是他存世之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代表作还有《文苑图》、《田家移居图》等。 韩滉唐代书画家。公元723年生,787年去世。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擅画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尤精画牛。作有《五牛图》卷(20.8cm×139.8cm)。《宣和画谱》著录作品有《李德裕见客图》、《尧民击壤图》、《田家风俗图》等36件。 韩滉723—787唐朝大臣、画家。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名相韩休之子。代宗大历中,官尚书右丞、户部侍郎、判度支。善理财政,使唐政府仓库充实。德宗时,由浙东、西观察使转任镇海节度使。保卫运河漕运,将大量粟帛转运到关中。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官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力主国家统一,参与平定藩镇叛乱斗争。工书,善画,擅绘田园风景及牛、羊、驴等畜状。存世有《文苑图》、《五牛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