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韩贞1509—1585中国明代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字以中,号乐吾,兴化(今属江苏省)人。王艮之子王襞的弟子。世代以烧窑为生,本人亦是陶匠。其学以通俗易懂见长,于农闲工余时在下层社会向不识字的田夫野士讲学,致力于泰州学派伦理观的宣传普及工作。为学坚持以“百姓日用即道”为宗旨,认为“道”即是人之心。“道即是心,心是道”,“人心本有天则”(《韩乐吾诗集》),道德原则根于人的本心。强调“理”与“欲”的绝对对立,“理从欲尽源头觅,身向心萌念处修”(同上)。指出道德修养即在于灭私灭欲,“有私非入道,无欲始凝神”(同上)。进而劝人乐天安命、安贫乐道。“人生安分且逍遥,莫向明时叹不遭……一心似水唯平好,万事如棋不着高。王谢功名有遗恨,争如颜巷乐陶陶。”“三飧藿食心常足,一片荷衣志已休”(同上)。且力倡淡泊无为,与世无争,遇事多多忍让。“尧功舜业浮云过,底事人生不自然”。“能进不如能退好,一瓢陋巷更何求” (同上)。著作有《韩乐吾诗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