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音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音强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动的幅度特性,物理学上称为强度。如果我们拿一根琴弦分别轻拨和重拨一下,可以发现两次拨动所引起的振动幅度不一样,轻拨时振动幅度小,重拨时振动幅度大。因而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有弱和强。但人耳对强度的主观感觉与客观的实际并不一致,人们常将对于强弱的感觉称为响度。其计量单位为分贝,是根据1000赫兹的音的不同强度的声压的比值,再取其常用对数值的1/10而定的。取对数值的原因是由于强度与响度的增加不是成正比例关系,而是真数与对数的关系。例如声音在强度大到1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一级(10分贝),强度大到10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两级(20分贝)。但这样严格的关系只适用于1000赫兹的音,其他音高的音的响度相同时,实际的强度是与此不同的。另外,人们感受响度的区域极限是在0~120分贝之间。当声音强度小于0分贝时,我们不能听到它;超过110分贝时,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超过140分贝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痛觉。在3米外倾听,管弦乐队的最强音fff或sf可达110分贝左右,迪斯科乐队平均强度也有110分贝(炮声和喷气飞机起飞的轰鸣不过130分贝),摇滚乐队的音响常可达150分贝以上。音乐演奏(唱)的强弱力度都是对比而言,但使用强度时必须考虑到人耳可接受的音强限度。 音强yinqiang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幅度。振幅大,声音强;振幅小,声音弱。振幅与发音体所承受的压力有关。语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用力的程度。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或重,反之就弱或轻。音强在有些语言中有时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英语的重音就是音强作用的结果,在有些词中能够区别意义。 音强又称“音重”、“音势”。声音的强弱或轻重,决定于音波振幅的大小。与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和发音时气流的强弱成正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