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乐以忘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乐以忘忧指因乐于道而忘记忧愁。孔子对自己性情的描述,也是关于君子、仁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特征的道德命题。语出《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认为,只有君子仁人能够心存仁爱,笃行忠恕,心胸坦荡,不计名利得失,所以能终日高兴而忘却忧愁。他说“仁者不忧”(《论语·宪问》),“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孔子赞叹颜回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可见,乐以忘忧是实行道德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达到这种境界,虽然物质生活比较贫困,而精神生活则比较充实,自有一种高尚的乐趣。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晋皇甫谧《高士传·法具》:“同郡田羽荐真曰: ‘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唐韩愈《答胡生书》:“谋道不谋食,乐以忘忧者,生之谓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