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顾曲杂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顾曲杂言曲论。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一卷。德符字虎臣,一字景伯,又字景倩,浙江秀水人。万历举人。著有《清权堂集》及《野获编》。此《杂言》系从《野获编》中辑录有关南曲、北曲、乐器、歌舞、小说的条目成编,仅二十三条,一万二千余字。内容多为有用资料,而非系统论述之作,故以“杂”名,类似札记。每条有题,或谈掌故,或论音律,或评作家作品,不乏独到见解或珍贵材料。议论戏曲诸章,尤为重要。因为作者囿于见闻,故亦难免有误。《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论元人未灭南宋以前,以杂剧试士,核以《元史·选举志》,绝无影响,乃委巷之鄙谈。”此编版本甚多,各本内容多少亦不尽相同,字句往往互有出入。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收有此书,介绍有关版本最细,校订缜密。 273 顾曲杂言戏曲论著。明沈德符著。系后人从其所著《万历野获编》中摘取与戏曲有关条目辑录而成。内容包括南北曲一些作家和作品的评价,南北曲的盛衰与相互间关系,并兼及古剧脚色和伴奏乐器的考证。对了解明代民间音乐的发展,及其与戏曲音乐的关系,很有参考价值,但个别条目有失实之处。 顾曲杂言戏曲论著。明沈德符撰。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又字虎臣。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精音律,熟谙掌故,所撰《万历野获编》多记明代万历以前朝章典故、士人故实及里巷轶闻,还保存了一些有关小说戏曲的史料,另有《清权堂集》传世。《顾曲杂言》系后人从《万历野获编》中摘录有关论曲部分而成,凡二十三则,各有子目,其内容主要是对南北曲作家作品、歌舞、小曲、乐器以及小说等的论述和考证,其中对南北曲作家作品的评述最富理论色彩。 顾曲杂言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一字景伯,又字虎臣,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精音律,熟谙掌故。所著《野获编》,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论诗宗尚皮日休、陆龟蒙和陆游。有《清权堂集》、《秦玺始末》、《飞凫语略》、《敝帚轩剩语》等。此书专论杂剧、南曲、北曲之别。其论元人未灭南宋以前,以杂剧试士。核以《元史·选举志》,绝无一点依据,不过是委巷之鄙谈而已。其论《辽史·乐志》有大食调,曲谱讹作大石,因有小石调配之。其意以大食为国名,如龟兹之类,不知自宋已有此名。故王珪诗号至宝丹,秦观诗号小石调,不由曲谱之讹。其论五、六、工、尺、上、四、合、凡、一为出于 《宋乐书》,亦未免附会。考南曲无凡、一,上字有高下之分。宋时乐歌,未必分南北曲。如此之类,虽间有小疵,但如论北曲以絃索为主,板有定制;南曲笙笛,不妨长短其声以就板等,其立说颇为精确。其推原诸剧牌名,自金、元以至明代,缕析条分,征引亦为赅洽。词曲虽伎艺之流,然以乐中之末派。故唐人《乐府杂录》之类,至今尚传。存此一编,以考南北曲之沿革,还是有意义的。此集有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未见通行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