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顿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顿首中国古代表示最尊敬礼节的一种。跪拜时,以头叩地。它与稽首的不同点是稽首触地时间较长,顿首则是一触地即抬起。后世则把“顿首”一词用作平辈书信中署名下的敬词。 顿首叩头。表示写信者的恭敬。可用于信的开头或末尾。《陆放翁全集·答邢司户书》:“五月二十六日笠泽陆某顿首再拜复书司户迪功足下:某辱赐书及圣人之道与古作者之文章,又以世之称师弟子,而徒事科举、求利禄者为羞,卓乎伟哉。”《李陵答苏武书》:“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顿首即叩头,此乃九拜之一。上古即有流行。古人席地而坐,姿势似跪。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后引头至地,就立即举起。因头触地的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周礼·春官》:“辨九拜,一日稽首,二日顿首,”又曰“顿首拜,头叩地也。”疏:“顿首者,为空首之时,引头至地,首顿地即举,故名顿首。”此为平辈间的拜礼。顿首又做书信之敬语。一般开头即用“某顿首”,有时亦用于书信末尾,李陵《答苏武书》末尾称“李陵顿首”。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