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乐府古题要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乐府古题要解诗论。唐人吴兢撰。二卷。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少厉志,贯知经史。魏元忠荐其才堪论撰,诏直史馆,修国史。累迁起居郎。叙事简核,号良史。著有《贞观政要》、《大唐春秋》等。吴氏纂采汉魏以来古乐府词,成十卷,惜未流传。此编分上、下卷,上卷四十八则,下卷九十则。作者以为“历代文人”读乐府诗“或不睹于本章,便断章取义”,为正视听,于传记及诸文集中,采乐府诗命名缘起,令后人知所祖习。书中所论,实则超出释命名之缘起。尚有揭示主题,考证史事、解释曲种等。此编为研究汉魏乐府之重要资料。有《津逮秘书》本(附毛晋跋),《历代诗话续编》本。 乐府古题要解理论批评专著。二卷。唐吴兢撰。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少时励志勤学,博通经史,前后曾任史官约三十年。著有齐、梁、周史书各十卷,陈史五卷,隋史二十卷,唐史八十余卷,又与人同撰《则天实录》,今均不存。其史著叙事简要,为人所称道。在潜心史学之余,复好文学,于乐府诗尤所留意,曾纂集汉魏以来乐府诗编为一集,共分十卷,为前代所未有,而开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之先声。今亦亡佚,仅存《古题要解》二卷,原分别置于各题乐府诗之前,后单行。郭茂倩《乐府诗集》在释题时,多所引用。 乐府古题要解二卷。唐吴兢(670—749)撰。生平详见《贞观正要》条。此书例释汉魏六朝古乐府诗及拟乐府诗一百二十余题,如 《江南曲》、《度关山》、《长歌行》等,旨在探明各题的本源,有时也考证其中的故事,以“睹于本章”为“取正”的依据(见《序》)。本书推论审慎,是考定乐府诗旧题,研究乐府诗史的重要资料。论乐府诗的意蕴,吴兢大体遵循“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儒家旧说,这对中唐“新乐府”诗人“一吟非一事”之论有开启意义。有《历代诗话续编》本,《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明崇祯中虞山毛氏汲古阁刊本,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博古斋据明汲古阁本影印本、清乾隆二十七年(1722)姚氏草草巢刊本,清乾隆嘉庆间刊本,清嘉庆十年(1805)虞山张氏旷照阁刊本、民国11年 (1922)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清张氏刊本影印本,清同治中番禺李氏抄本,清同治中真州张氏广东刊民国二年(1913)重修印本,清光绪十一年 (1815)长沙玉尺山房刊本,民国五年 (1916)无锡丁氏排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